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大巴山及其前缘区重磁场特征与地质构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巴山及其前缘区位于川东北,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北缘,其北、西及东南方向分别与秦岭造山带、龙门山逆冲带及华南褶皱系毗邻,而扬子含油气地块的形成和发展均受到这些构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大巴山及其前缘区与扬子地台、川东北盆地之间的山盆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大巴山及其前缘区1∶20 万重力及航磁异常图,对该区的地质构造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城口断裂并非本区深大断裂,而是切割不深、产状平缓,但推覆距离较大的逆掩大断层;城口弧形断裂前缘的局部重力低可能是推覆作用下老地层掩盖了密度相对较低且厚度较大的新地层所致。文中还采用二代小波多尺度分解对本区的重力异常进行了位场分离,并反演出前寒武褶皱基底面,ChK-ShP-WF一带是前寒武基底凹陷的中心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沉积了一套较厚的海相暗色泥页岩,由于其含气的优质泥页岩储层速度、密度变化小,波阻抗响应特征不明显,利用常规波阻抗反演技术进行优质泥页岩的定量预测存在困难。为此,提出了利用拟声波反演进行优质泥页岩定量预测的技术,即基于优质泥页岩具有高TOC值的这一特征,首先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技术提取声波测井曲线中的低频信息,再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将TOC曲线与原始声波曲线重构成拟声波曲线,结合该区地震数据和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技术实现了优质泥页岩的定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区龙马溪组下部的优质泥页岩整体发育,主体部位优质泥页岩厚度大于35m,由东北向西南优质泥页岩厚度增加。拟声波反演预测结果与后续实钻结果基本一致,预测误差小于1m,同时龙马溪组优质泥页岩的纵横向展布特征也得到了有效刻画。  相似文献   
3.
开展生物礁滩气藏的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对于该类型气藏的储量计算和高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滩体埋深超过6 000 m,具有横向变化大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简单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法难以达到定量研究储层空间展布的要求.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高精度相控储层定量预测,通过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精细刻画了生物礁滩的空间展布特征和边界.评价井成功率达到100%,有效储层厚度20~70m.目前已探明长兴组气藏含气面积155.33km2,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 592.53×108m3.   相似文献   
4.
目前重震联合反演主要采用二度或二度半模型,由于油气勘探中的地质构造一般为三度模型,因此,研究三度体模型的重震交互反演方法十分必要。根据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实际情况,实现了基于三度体模型的可视化重震交互反演,并以理论模型说明了三度体模型的必要性。将该方法应用在我国南方海相某油气勘探区,较好地解决了海相地区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导致地震解释模糊甚至无法解释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地质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重力仪的出现,使重力勘探精度从毫伽级提高到微伽级。随着高精度重力勘探新技术的发展,曲化平与地改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从而发挥其轻便、灵活的优势。本次米仓山、大巴山推覆带及前缘地区的高精度重力资料处理,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曲化平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山地的地改问题,在高精度重力异常平面图上较高地反映出通南巴、九龙山等三个已知构造带;并推测镇巴地区可能存在三个潜伏构造带。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勘探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山区地震勘探已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山区地震资料的主要特征为静校正量大、各种干扰严重、偏移归位困难.经过多年的探索,北京地球软件公司在GRISYS-V6.0中推出了一套较有效的解决上述难点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为例,通过岩心含气量与地球物理参数交会分析,找到含气量敏感地球物理参数—密度,并建立含气量与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得到计算含气量的经验公式。结合叠前反演获得的密度体便可计算出含气量数据体,从而达到定量预测页岩含气量的目的。结果表明,通过叠前密度反演可实现该区页岩含气量的定量预测,而且精度较高,同时指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底部含气量最高,可作为勘探开发的首选层段。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超深层礁滩气藏储层气水识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发育大型的台地边缘生物礁滩气藏,具有埋藏深、储层空间展布复杂多变、一礁或一滩为一个气藏、气水分布极其复杂的特点,给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为了精细刻画元坝气田生物礁滩气藏储层及气水的展布特征,提高探井成功率,集成创新了储层气水识别技术:采用了叠前道集优化技术提高了道集的信噪比;利用小角度叠前反演技术解决了超深层弹性参数的求取;最后从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入手,综合实验室岩石物理测试分析及测井、试气成果统计分析结果,明确了气水识别的敏感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坐标旋转技术构建新的高灵敏度识别因子,从而提高了叠前敏感参数反演的识别能力和精度。在该地区Ⅰ区块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刻画出了元坝气田气区、水区以及气水过渡区,预测结果与后期实际钻井揭示的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