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聚合物驱后堵水调剖技术试验区选择的困惑,运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技术手段,从储层非均质性的角度,对试验的选区原则进行研究,探索了聚合物驱后堵水调剖试验区选择的适应性条件,初步确定聚合物驱后油藏堵水调剖试验区选区原则为:高渗透条带渗透率大于等于3000×10-3μm2,渗透率级差大于等于3。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常规堵水调剖,深度堵水调剖过程具有动态、大延迟、非线性的特性,采用常规的近井堵水调剖效果评价方法会引起较大偏差。综合考虑注水井和油井的见效情况,构建深度堵水调剖效果综合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V/S分析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并结合序列稳定性分析,建立了深度堵水调剖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孤岛油田某深度堵水调剖井组的综合效果评价应用表明:措施实施30 d后,深度堵水调剖措施开始见效,综合评价指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大于0.5,且表征序列稳定性的VN统计量呈持续增长趋势,预测该井组的深度堵水调剖措施改善趋势未来一定时间内将持续,这与该井组的生产动态曲线变化相吻合,说明该方法可为深度堵水调剖工艺矿场应用提供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井采用的排采设备基于常规油气井的开采设备,在现场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煤层气的开采效果。为了实现较高的开采效率,通过对煤层气井各排采方式的分析,结合模糊数学的理论知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煤层气排采方式评价模型,从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对现场煤层气井的排采方式进行模糊评价并选出了最优的排采方式,结果表明所选方式符合现场所用设备,为煤层气排采工艺的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利用过路油水井进行堵剂井间定位放置深部调剖技术优化研究。在平面上,根据井距和油水井间优势通道分布特征划分为9 种典型区域,确定了可供利用的过路井的分布范围,且其优先次序具有沿主流线优先、靠近注水井优先的特征。在纵向上,正韵律及复合韵律储层最佳封堵位置为储层下部,合理堵剂用量为大于0.12 倍高渗带体积,合理的调剖轮次以1~2 次为宜。该优化技术为定点放置调剖的选井、选层以及工艺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孤岛油田某区块调剖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单井累计增油2 102 t,有效期达26 个月。  相似文献   
5.
淀粉接枝共聚物在非均质模型中的调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新型的淀粉接枝共聚物调剖堵水剂进行了平行并联填砂管和非均质长岩心储层模型的调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地层水配制,在60℃时成胶时间为14小时,通过加入0.02%~0.2%缓凝剂可延缓成胶时间为17~84小时,此堵剂具有良好选择注入性和耐冲刷性,封堵强度高,能够优先封堵高渗层,提高低渗层的波及面积和洗油效率,从而提高低渗透区域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活性聚合物驱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活性聚合物驱驱油机理的研究,建立了活性聚合物驱油渗流数学模型方程组,较好地描述了活性聚合物在多孔介质的复杂渗流行为,以此为基础编制了数值模拟软件.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孤岛采油厂中二南实验区块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多级模糊评判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最佳注入参数,为指导中二南活性聚合物驱开发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提液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分析提液提高采收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地质条件和开发条件下提液的效果,确定了提液的政策界限。模拟结果表明,正韵律模型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大,提高采收率幅度先增加后减小;反韵律模型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大,提高采收率幅度一直减小;提液幅度大约为140%,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提液时机越早,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在提液方式中,高低渗提液比大约为0.6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