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一烟叶库因远离市自来水管网,库内用水全部由一口自备深井提供,深井泵型号为6JD36。正确用水量20t/h,库区储水、设施有水塔、消防水池各一个。  自1997年2月开始,该深井泵泵头出现异常振动且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出水量减少、为防止泵管脱落或其它故障造停水事故?遂拆除并进行检修,发现部分井管联结松动,密封破坏,一些零件磨损。检修后安装使用。出水量恢复正常,但振动明显。  使用不到两个月,出水量又下降到检修前的程度,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和有关资料分析。认为该泵已损坏,损坏部位及原因可能与上次相同。…  相似文献   
2.
砂泥岩薄互层分辨率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由于原始地震数据频带的限制,难以直接从地震剖面上分辨10m以下的薄层。在薄互层发育的地区,地震分辨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从理论模型出发,分析了子波的类型、频带宽度以及视频率对地震分辨率的影响,并根据东部YTD地区测井数据,计算地震视频率与可分辨厚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叠前和叠后井旁地震道的分析,说明了实际数据频带分布限制了薄互层分辨率,给出了在资料处理中针对提高分辨率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本研究的目的是使处理人员认识薄互层的地震响应及变化规律,以便采用适当的手段最佳地体现薄互层的反射特征,为薄互层的资料解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大民屯凹陷构造复杂、薄互层储层横向变化快等特殊地质条件,应用精细地质分析、属性分析、地震相、测井相、沉积相分析、多井约束反演等技术对大民屯凹陷西斜坡Es4段岩性油气藏进行了整体解剖,有效地识别了地下复杂地质构造及地震异常反射体,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了单层砂岩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提出了核子秤的常系数法和折线法标定方案 ,并对输送机频繁启停造成的累计误差提出了修正办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三维叠前时间偏移连片地震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民屯凹陷地质结构及其形成演化。通过分析可得出以下新的认识:①始新世至渐新世为典型的东断西超伸展型箕状断陷,东部形成陡坡带,西部为斜坡,沉积、沉降中心位于荣胜堡洼陷;②东部陡坡带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伸展裂陷期、压扭走滑改造期、拗陷期及压性反转期四个阶段;③早期伸展断层被后期压扭断裂系改造后,形成多种构造样式,这些构造圈闭紧邻生油洼陷,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尤其是在原始伸展断面基础上形成的花状构造带、挤压背斜、逆冲断块、浅层反转构造,均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6.
大民屯凹陷西斜坡Es_4段岩性油气藏整体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大民屯凹陷构造复杂、薄互层储层横向变化快等特殊地质条件,应用精细地质分析、属性分析、地震相、测井相、沉积相分析、多井约束反演等技术对大民屯凹陷西斜坡Es4段岩性油气藏进行了整体解剖,有效地识别了地下复杂地质构造及地震异常反射体,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了单层砂岩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震属性在微断层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通过模型正演,综合应用相干体、曲率体、构造导向滤波等技术(和时间切片、大比例尺工业制图等手段),较好地识别出约1300m深度处3~5m断距的微断层和3~5m的微幅度构造,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断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贝尔凹陷断层复杂,多期叠置,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连片解释,共解析出六个断裂主要发育期,即三期控陷断裂,两期反转断裂,一期扭动断裂,从而明确了断陷期地层的沉积和沉降中心的分布,恢复了反转过程中形成的古构造特征,分析了每期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合贝尔凹陷已取得的勘探开发成果,总结分析贝尔凹陷的油气富集规律,认为南屯组主力烃源岩的沉降中心近东西向展布,夹持在苏德尔特—呼和诺仁古断阶和霍多莫尔古断阶之间。南屯组末期发育的近东西向断裂,沟通源岩与古断阶,并使古构造基本定型,从而使古构造带成为最有利的油气富集带。  相似文献   
9.
小断层综合解释技术在英台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吉林油田英台地区为典型的河流相沉积,储层薄且构造幅度较小,小断层对构造形态及油水关系影响大。本文通过优势频带相干数据体、倾角、方位角、断棱等断层解释技术的应用,不仅基本解决了困扰油田开发的常规解释成果与实际钻探揭示的油水关系不符的矛盾,而且发现和落实了一批与小断层有关的低幅度构造,为油田增储上产和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吉林油田乾西北地区的油气主要富集于三角洲前缘相带的薄层砂体中,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岩性一构造复合型圈闭。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应用优势频带相干体、倾角与断棱综合检测、沉积微相分析、地震反演等技术,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认识了目标区断裂的空间展布规律,共解释断层135条(二维资料仅解释断层29条);建立了沉积相与测井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给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在自然电位及电阻率测井曲线上的特征;落实了储层与油气分布范围。通过钻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吉林探区提高勘探效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