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提高松散砂岩泊藏的产能,水平钻井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水平井采用裸眼完井。水平井成功的关键通常取决于储集层钻井液,设计出的储集层钻井液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抑制性、井眼稳定性及固相悬浮能力,能形成有效滤饼,以控制钻井液滤失,保护产层。滤饼在完井中性能稳定,完井作业结束后  相似文献   
2.
甲酸盐钻井液的现场应用及回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甲酸盐体系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壳牌公司开发研制,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钻井和完井作业,得到全球作业者的认可。但由于缺乏专门的生产和技术服务公司,早期的应用并不广泛。  相似文献   
3.
位于德国北部施勒弗尔丁庚的气井,储层为砂岩性地层,井底温度高达149℃,通常采用CaCO,高密度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钻井。但该体系的稳定温度不能满足井底高温的要求,聚合物的高温降解使钻井液粘度受到不良影响,产生固相颗粒悬浮与输送问题,卡钻及缩径问题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预弯曲钻具组合特性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定向井的钻井速度,减少频繁起下钻次数,通常采用预弯曲钻具组合进行造斜、稳斜钻进。对预弯曲钻具组合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对稳定器与井眼的间隙、稳定器与井底的距离,井斜角等因素对钻具组合特性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在理论分析的指导下,对长庆油田西峰地区、华池地区的合侧向力进行了计算,得出相应的预弯曲钻具组合,完成了3口井的钻进试验,试验井段平均提高钻速43%~55.9%,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使用聚合物钻井液提高钻井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敏  崔远众 《石油钻采工艺》2001,23(3):10-12,83
俄罗斯Bashkortostan油田在 1998~2 0 0 0年之间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共完成了 310口开发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了聚合物钻井液的特点、配方、技术指标、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情况。与用粘土钻井液完钻的 86口开发井相比,平均机械钻速提高 1.4倍。应用表明,在生产层段采用聚合物钻井液配合涡轮钻具代替旋转钻进方式,平均钻进时间降低 15%~2 0%,平均机械钻速提高 1.9倍,井眼清洗费用下降 10%,地层污染程度控制到了最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优选含有羟基、羧基和磷的单体进行水溶液聚合,合成了耐高温的油井水泥缓凝剂ZH-8.讨论了单体的优选及合成的最佳条件;考察了高温缓凝剂ZH-8的抗高温性能、抗压性能、及与其他外加剂的配伍性等.实验表明,ZH-8适用温度范围广(110~200 ℃);加量不敏感,且与稠化时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利于现场施工;在高温下48 h强度发展迅速,对水泥石强度无影响;与其他水泥外加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水泥浆体系无不良影响,能满足固井现场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7.
Barrett能源公司最近在Bullfrog 9-13井,采用反循环注水泥法,结合哈里伯顿公司的层位密封隔离注水泥工艺(ZoneSeal Isolation Process),创下两项世界纪录:使用泡沫水泥实施反循环注水泥的层位最深;采用反循环工艺的裸眼井段最长。这两项纪录是在5003.29 m长的(?)193.7 mm套管内注水泥时创下的。该井  相似文献   
8.
智能完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石油工程服务公司(PES)和哈里伯顿能源服务公司共同研制了一种智能完井系统-Scrams,即地面控制油藏分析及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使作业者在地面进行控制,取代过去要使用钢缆、连续软管或用钻井机(或修井机)才能完成的某些作业,因此大大减少了起下钻次数,降低了修井费  相似文献   
9.
油田钻井废液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调研公司在钻井过程中所排放的难降解工业废水污染物的成份及特征,分析出钻井废液中不仅含有高浓度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和有机烃类物质,且废水具有高色度、高粘度、高含量总氮等特点。通过总结现阶段国内处理钻井废液的方法,提出了ECHAP强化复合水解酸化工艺-BFP生物铁反应器-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臭氧接触氧化池与生物活性炭吸附联合处理钻井废液的优势,使其达标排放,为国内处理钻井废水的油田企业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