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动态财务净现值法,依据河南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的投资及经营成本,结合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生产特点,导出了简洁实用的单井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关系式。在合理确定相关参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河南油田特薄层、薄层和中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为热采老区开发调整及动用特薄层稠油油藏提供了经济界限参数,可用以指导稠油油藏经济有效地合理开发,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老区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随着水淹程度的不断增加,储层中的原油性质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开发调整井的岩心或岩屑进行地球化学录井,可以获得单位岩石含油量ST,氯仿沥青“A”等多项参数,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判别油层的开采状况,评价油层水淹程度。矿场应用结果表明,解释符合率在75%左右。  相似文献   
3.
稠油油藏由于原油黏度大、流动性差,多周期吞吐后,近井地带含油饱和度下降幅度大、产量低、连续吞吐效益比较差。但是关停一个时期后,油藏内部再次达到动态平衡,剩余油会在这类井附近再次富集,开井生产仍能获得一定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河南稠油油田开展了这方面的矿场试验,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矿场试〖JP2〗验过程中,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剩余油富集程度,利用极差分析法得到了影响蒸汽吞吐关停井剩余油再富集的地质因素排序为原油黏度、渗透率、纯总厚度比、孔隙度、油层厚度、油藏埋深、油藏倾角,并利用方差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依据这一研究成果确定了15口目标井恢复再生产,成功率800%。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东部老油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温高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河南油田稠油储层注蒸汽过程中的水岩反应、水液反应、原油组分变化和沥青沉积等因素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采用铸体薄片、电镜扫描等方法,研究了注蒸汽后储层物性参数变化特征,最终分析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储层伤害机理及物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岩石和粘土溶解量和转化量随温度及pH值的增加而增加,新生矿物、沉淀物、沥青沉积等在储层内的运移造成储层孔隙堵塞;同时,大量沥青沉积造成储层润湿反转,使渗流阻力增加,造成储层物性伤害.稠油油藏注蒸汽后,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有所增加,而剩余油仍集中于油藏大孔道地层内.  相似文献   
5.
针对泌阳凹陷井楼油田一区村庄、河流下浅薄层稠油资源开发风险大的实际情况,应用风险分析技术,通过风险分析、科学决策等现代化管理方法与工艺技术的整合,深化了石油地质和油藏工程研究,优化了开发方案设计,制定出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降低风险技术对策,使井楼背斜高风险难开发储量实现了安全、高效开发,拓展了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为在油田生产经营决策活动特别是油藏经营管理活动中规避或降低风险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泌123断块普通稠油聚合物驱参数优化及矿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城油田泌123断块属于普通稠油,油层非均质严重,经过十余年常规水驱,开发效果逐年变差。通过聚合物驱参数优选,确定开展高浓度大段塞聚合物注入矿场试验,于2006年5月开始注聚,半年后聚驱见效,见效高峰产油量增加1倍,含水率下降8.0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为非均质大孔道、高粘度复杂断块油藏聚合物驱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叠瓦状油藏是新庄油田油层分布的普遍规律 ,从圈闭和盖层的有效性探讨了该类油藏的形成条件 ,认为主控断层对油层的封闭具有广泛性和相对性 ,断层封闭的广泛性导致了断层下盘高部位大多数储层都是油层 ,断层封闭的相对性是造成油层含油高度小的主要原因 ,盖层的厚度与油藏的含油高度具有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崔连训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2):64-67,70,7,8
针对河南稠油油藏"浅、薄、稠、散"的地质特征,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1~3m、3~5m和5~10m三种薄层稠油油藏实施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厚度稠油油藏分别实施氮气辅助普通湿蒸汽、高温湿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增油能力、节约蒸汽效果及油藏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氮气自身的压缩性、膨胀性、小热容、低粘度等特点,蒸汽吞吐添加氮气后有利于保持地层压力,延长吞吐周期,改善了蒸汽的波及体积,增加了近井地带的洗油效率。  相似文献   
9.
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伤害机理及调整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高温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注蒸汽过程中岩石颗粒的溶解、黏土矿物的溶解及转化、新生矿物的生成、结垢沉淀的产生和注蒸汽后沥青沉积及原油组成的变化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运用铸体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注蒸汽后储层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和物性参数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根据储层注蒸汽前后物性变化规律提出了治理储层伤害和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自2000至2002年,应用治理储层伤害技术对策后,热采区块开发后期累计增油9.4138×104t,累计油汽比达到了0.36,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储层非均质性对蒸汽驱效果的影响,开展了河南油田楼资27井区浅薄层特稠油蒸汽驱储层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及对蒸汽驱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减少非均质差异、扩大蒸汽驱波及体积技术对策,包括采用过饱和蒸汽、注蒸汽前进行大剂量平面调剖、及时调整注汽参数、适时进行产液结构调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