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零偏移距垂直地震剖面(VSP)模型的制作是非零偏移距VSP资料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是VSP-CDP转换的基础。本文试用旅行时反演修正非零偏移距VSP的模型,以加速模型的制作过程,提高非零偏移距VSP的处理速度。用合成VSP资料试算表明:旅行时的随机误差对模型的制作影响不大;只要能较准确地确定界面位置,用旅行时反演修改制作非零偏移VSP模型是可行的。本文还探讨了初始模型的不同选择方法,并将旅行时反演用于实际VSP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大大地节省了非零偏移距VSP资料的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2.
卡南-洛伊夫(K-L)变换是压制空间不相关噪声的一种有效技术。但是,由于它的计算成本高,所以象傅里叶变换那样的快速度变换一直还深受偏爱。本文讨论两种技术,这两种技术的结合使K-L变换可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第一种技术是对有限倾角的数据进行滤波。对每一倾角,用线性时差校正地震剖面,拉平该倾角的同相轴。通过内插,还能拉平倾角不是采样点/道的整数倍的同相轴。在线性时差校正后,紧接着进行零延迟K-L变换和反线性时差校正,叠加所有倾角的变换结果构成最终的滤波剖面。第二种技术是数据分块技术,该技术把地震剖面分成较小的数据块,用相对小的矩阵处理每一小块数据。处理后的小数据块被组合起来形成最终的滤波剖面。同时使用这两种技术,我们能以不太高的计算成本将K-L变换应用于地震剖面的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尽可能地剔除噪声、保留有用信号,提出了一种自动编辑地震道的两步法,该方法先在局部时窗内根据采样点的振幅与平均振幅的比值对地震道中的尖脉冲和猝发噪声作精细切除,然后采用一个3层BP人工神经网络对地震道进行整道编辑,以剔除其他噪声。实际资料试处理效果分析表明:该方法不漏切噪声,也不会将有用信号盲目丢失。  相似文献   
4.
四维地震及其实施要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四维地震,即时延三维地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储层开发和管理新技术。该技术研究的是地下储层中流体变化所引起的时延三维地震资料的差异,要求其资料的采集和处理具有重复性或一致性;它与并资料和开发史等资料(例如从开发并中获得的压力、声波和温度等)综合可以十分精确地测量地下反射系数、压力、温度、储层的生产能力和储层流体变化;并通过对泄油路径和剩余油的成像,提高钻井成功率,大大增加油气开采率。四维地震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储层,只有孔隙流体和岩石的压实变化大、温度变化大、压力变化大、净超负荷压力小且储层埋深浅,以及储层所有变化的综合效应在给定的地震分辨率范围内存在地震差异时,才能成功地应用四维地震技术。为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四维地震实施应分可行性研究、现场先导试验和油田大规模应用三个阶段进行。目前,四维地震的成功实例都集中在"现场先导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5.
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薄层厚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薄层厚度与薄层地震反射特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通过一个3层人工神经网络来描述。选取地震道中时窗内的最大振幅值、振幅谱的最大值及对应的频率、自相关函数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中心频率和低频能量这6个地震反射特征值作为网络的输入,将网络的输入值和输出值作适当的数值转换,就可以根据地震资料求出薄层的厚度。对模型进行试算,当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较高时,用文中的神经网络可正确地计算出薄层的厚度;用信噪比较高的样本道训练的神经网络也可正确地计算出信噪比较低的地震资料的薄层厚度。用该方法处理实际资料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地震正演模拟方法向应用领域广泛推广的一条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为其应用程序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有限元法地震正演模拟系统由四个层次的內容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输入模型参数和激发、接收、排列参数;进行有限元法地震正演模拟计算;修改模型参数并重新进行计算。利用Motif工具库为该系统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主要步骤是:①设计出有限元法地震正演模拟方法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时的系统总体结构;②编程设计系统各层次结构的接口界面,主要包括主窗口、菜单拉杆、下拉菜单和绘图基的创建以及模型数据输入和图形的绘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数控加工中心的压紧零件嵌条压板的分析,制定工艺路线,并对其中第7、8道工序进行专用夹具设计,实现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为相关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自动拾取地震记录初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地震记录初至的拾取可作为一个模式识别过程而引和神经网络理论进行分析。本文将一个三层感知器成功地用于地震记录初至拾取。神经网络训练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其中学习率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输出节点的误差自动调节,隐层节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动增加,从而加快了训练的速度;同时,也为克服网络陷入局部极小起到一定作用。该法采用了地震峰值,均方根振幅比,信噪比,前后峰值差等五个特征量进行选择。训练后的网络对不同探区的地  相似文献   
9.
虚谱法三维地震正演模拟通过有限空间数据的傅立叶变换解波动力方程的空间导数,用二阶中心差商解波动方程中的时间偏导数进行地震正演模拟,给出了一个简单三维倾斜界面模型点震源沿走向和倾向的炮集记录,并给出楔状体模型沿走向和倾向的零炮距记录,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三维地震正演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二维射线追踪法正演模拟人机联作解释的思路是:根据实际地面地震资料及其初步解释结果,设计出一个解释模型,应用二维射线追踪法进行模拟计算,将结果与实际资料进行比较,依据两者之间的差异,修改模型,完成一次解释过程.利用计算机人机联作反复上述过程,直到模拟结果与实际资料在一定范围内吻合为止,最后一个解释模型就是对实际资料的解释结果.文中详细研究了二维射线追踪法正演模拟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人机联作解释的基本操作步骤;对地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