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河街组是沾化凹陷东部五号桩-长堤地区重要的储油层系,主要目的层段为沙三段和沙二段。沙三段和沙二段主要发育有浊积扇、水下冲积扇和滩坝沉积体系,在浊积扇、水下冲积扇中发育辫状水道、扇中前缘、辫状水道间以及扇根、扇缘等沉积微相类型,其中辫状水道、扇中前缘砂体物性好,原生孔隙及次生孔隙均较发育,辫状水道间以及扇根砂体物性较差。其储集特征主要受岩性、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将沙二段、沙三段储集层划分为好、中、差3种类型。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2.
排2井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高凸起带.排2井新近系沙湾组"滩坝砂"是在第三纪类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的挤压背景下,随着车排子凸起的不断右旋、隆升,在盆地斜坡上形成"湖进扇摆"作用,由湖浪改造扇三角洲并在其前端或侧翼再沉积而成."滩坝砂"具有岩性细、较疏松、厚度薄、累积概率曲线呈两段式、C-M图表现为以PQRS段为主、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自然电位曲线呈指形、电阻率曲线呈半漏斗状的沉积特征及电性特征.充注轻质油后的"滩坝砂"油藏具有"强振幅、中低频率、高吸收系数"的地球物理属性特征和"周围边界清晰、上凸下平"的振幅能量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滩坝砂"是一种规律分布的储集群体,储集物性好,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图10参13  相似文献   
3.
沾化凹陷缓坡带油气运移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沾化凹陷缓坡带是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也是继凸起、潜山之后的重点勘探区带。缓坡带是该凹陷沙四、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的运移指向;断层、裂缝、不整合面和储层是缓坡带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在缓坡带油气运移方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并讨论了缓坡带油藏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是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相叠加的复合型盆地,地层油气藏极其发育.该区主要发育地层超覆、地层削截不整合、下切河道砂体及基岩潜山等4种地层油气藏,具有类型多、规模大、发育层系多、时空展布受古地貌控制的特点.多套优质烃源岩、不整合输导能力、优质储集相带及多期次构造运动是准噶尔盆地地层油气藏主控因素.该区地层油气藏可以划分为近源自生、远源混生2种成藏模式.盆地周缘隆起区及盆内隆起区是寻找大型地层油气藏的2个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5.
孤北洼陷沙三、四段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孤北洼陷沙三、四段主要发育七种碎屑岩沉积体系,以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底扇为主。沉积体系的分布与沙河街组沉积时期的古构造关系密切,陡坡断阶带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展布方向;延伸至洼陷带的次级同生断裂,不仅对扇三角洲和湖底扇相带起分隔作用,还控制了扇体的形态和发育厚度。以此作指导,在陡坡带、洼陷带及低隆起带预测了有利的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6.
孤北洼陷沙河街组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构造入手,对孤北洼陷沙河街组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基本构造格架可划分为两个正向构造单元和两个负向构造单元;该区沙河街组沉积相可划分为4类沉积体系,并指出了各类沉积体系的分布范围;沉积体系控制了储层的展布,影响着隐蔽油藏的分布;构造背景、断层、沉积相带是该区隐蔽油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并据此建立了隐蔽油藏的成藏模式,指明了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7.
胜利滩海地区油气成藏事件与油气富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胜利滩海地区是济阳坳陷油气最富集的区带,其油气富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该区油气成藏事件角度分析了生油凹陷烃源岩成熟期、油气运移期及圈闭形成期等主要油气成藏事件的特点。在解剖典型油藏的基础上,研究了滩海地区油气成藏事件的时空匹配关系。滩海地区油气成藏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匹配是该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油气纵向上富集于馆陶组,平面上富集于潜山披覆构造带。桩海地区、垦东地区北部是滩海地区今后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中国石化探区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噶尔盆地面积大,而中石化探区工区小,且埋藏深、区块散,勘探难度较大。油气勘探表明,准噶尔盆地中石化探区目前发现的主要油层与中石油新疆局邻近油田的主要油层不好对比,发现的油层多不是当初设计的主要目的层,总体上所发现的主力油层都偏上。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可能存在4横4竖8条油气富集带,不同富集带的特征不同,其分布与深大断裂的发育方向与圈闭位置有关;其富集程度与主要油源区的位置及烃源岩的层位有关,尤其是不整合面与油源断裂的联合输导与油气富集关系更为密切。根据石油地质特征、成藏条件、主要油藏类型分析,中石化探区勘探重点近期应以西缘区块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次为准中区块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北缘及青格里底山区块的地层-构造油气藏是今后应长期关注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半导体集成技术的演进,电力电子系统中的热管理问题已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热管理在电力电子系统设计中日益重视的原因及所面对的挑战,文中提出电力电子系统巨观的热阻模式,并分别用桌上型计算机电源供应器、直直流变换器模块等作实例解说,最后从热阻的观点分享实务经验,并说明克服挑战需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试论沾化凹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与断层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论述了沾化凹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特征和断层的特征以及大、小两类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指出了控凹大断层通过控制上第三系油气来源、圈闭形成及运移路径 ,从而控制了上第三系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 ;次级断层可以形成油气的再次运移 ,在馆陶组上段油气成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