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是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在安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安全专业综合型人才,这门课程应该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验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2.
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被列为省精品课程建设。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和教学改革等几个方面对"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是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在安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安全专业综合型人才,这门课程应该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验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4.
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被列为省精品课程建设.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和教学改革等几个方面对"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1.锅炉运行现状及分析 胜利油田某注汽站有6台高压注汽锅炉,平均运行时间在6年以上,有的达到11年,设备老化严重。2000年对4台锅炉的运行状况进行测试表明,热效率和干度都没有达到设计要求。6~#锅炉热效率低,主要是因为排烟热损失大、锅炉表面散热损失多等原因。 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和排烟容积。一般  相似文献   
6.
刘中良  王远亚  张克舫  李艳霞 《化工进展》2014,33(10):2801-2805
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节能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基本上集中在系统本身,鲜见有关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报道,缺少具体的应用方案。然而,要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效率,就必须对烟气余热进行有效利用。为此,本文以某发电厂与660MW热电联产装置相配套的烟气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问题表法确定了换热网络的夹点温度,然后通过冷、热物流间的“新”匹配对原换热网络进行改造,得出3种改造方案:烟气余热回收一级换热网络是高温烟气与胺补液之间进行匹配;烟气余热直接回收二级换热网络是高温烟气依次与富液、胺补液之间进行匹配;而烟气余热间接回收二级换热网络包括高温烟气与富液之间的间接换热。通过对以上3种改造方案投资费用的比较,发现烟气余热回收一级换热网络的投资成本最低,是最优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推导出了化学吸收法CO2捕集工艺解吸总能耗的准确计算公式,根据年产量100万吨CO2的捕集工艺流程的节点参数,分析计算了解吸能耗中各项能耗的大小,并与Leites、晏水平、王海波等能耗估算公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推导的能耗计算公式适用于设计后或运行时的能耗计算,在捕集工艺设计前可采用Leites、晏水平、王海波等公式估算解吸能耗。其中晏水平公式考虑了循环倍率,因此能耗估算公式的适用性强,循环倍率和比热容取值偏差不大时,估算精度较高。通过对推导出的解吸能耗公式的分析,即使吸收剂质量浓度、溶液的再生度、贫富液换热器的性能一定,仍能进一步降低解吸总能耗,并提出了进一步降低解吸总能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能提升低温余热源的温度,而热泵的温升直接关系到余热利用的价值,这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文中研究低温热源驱动的热泵温升特性.首先分析了在低温余热源下,余热源初温、终温及冷却水初温对热泵吸收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余热源温升不仅与余热源初温和冷却水温度有关,还取决于余热源回收利用后的终温,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并联模式比串联模式能够得到更高的吸收温度;然后根据热力计算结果绘制了余热源初温在低温区(50℃~80℃)热泵的温升能力随余热源初温和冷却水初温变化的特性曲线;最后拟合出了相应温区下吸收温度与余热源初温、终温及冷却水初温之间的经验关联式,解决了热泵热力计算复杂,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为实际工程中确定第二类吸收热泵的温升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由收益■、最大收益■和收益■损组成的收益■效率能够准确体现设备与装置的热力学完善度,并能避免人为因素对■效率分析计算的影响.而确定收益■效率的关健就在于如何确定设备与装置的最大收益■.本文针对各种常见设备与装置的具体情况,阐述了确定最大收益■的原则与方法,给出了常见热工设备与装置的收益■效率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一个合理的效率定义模式,应该从绝对量(损)和相对量(效率)两个角度准确地体现设备的热力学完善度—设备实际状况接近理想可逆状况的程度。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对蒸汽透平、燃气轮机等动力设备现行目的效率表达式的探讨,对该类设备的效率定义模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给出了一种能够准确反映其热力学完善度的效率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