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相显微镜三维自动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成功地对一台国产显微镜和一台进口显微镜的载物台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实现了X、Y方向自动移动和Z方向自动聚焦。本方案改造加工工作小,成本低,不破坏原有显微镜结构,同时还保留了传统的手动调节方法,使用户更容易接受。同时,系统控制软件还中嵌了软件可编程技术,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明显减轻了劳动强度。本系统符合我国国情,是进口设备优良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2.
3.
张泽兰 《河南石油》2007,21(4):86-88
针对吐哈油田稠油埋藏深,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水平段污染伤害差异大,处理层段长,酸化增产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开展了缓速泡沫酸研究。根据实验研究筛选出缓速性能强、防腐效果好、低酸渣的泡沫酸化液,通过泡沫本身的转向作用实现暂堵酸化。并针对水平井生产层段长,酸液合理分布困难的问题,采用多点注入酸化工艺。经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该工艺解决了吐哈油田深层稠油水平井酸化增产的技术难题,同时也为国内同类油藏措施增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张泽兰 《吐哈油气》2004,9(2):147-150
鄯勒油田主力含油段中侏罗统西三窑组构造复杂,属中深层、小型层状断块裂缝砂岩油藏,储层为煤系互层地层,针对煤系互层地层注水可能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及研究,从工艺的角度对该类地层的注水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鄯勒油田J2x油组能否注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认识储层地质特征,研制与储层相适应的压裂液配方体系,研究支撑剂组合加入方式、压裂改造工艺技术以及助排方式等,形成三塘湖火成岩储层的压裂工艺技术,在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温西十油藏主要是受晚期形成的小规模断裂控制的低幅度小型断鼻构造,圈闭面积较小。区块砂体发育存在显著差异,S2、S3砂体非常发育、砂体厚度大,S4砂体不发育、多呈孤立状态,油藏油牲关系复杂。通过研究成藏条件、控制因素,分析了圈闭特征、油气运移规律和油水分布,提出了相应的挖掘剩余油潜力的方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煤层气俗称瓦斯,以吸附或储集方式存在于煤层中,不仅热值高,而且不污染环境,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作为世界能源新热点,煤层气正在成为战略性“接替能源”。吐哈盆地是煤层富集区域,具有煤层气储集和生产的有利条件。本文对煤层气的储集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指导煤层气的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吐哈油田深层稠油水平井酸化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吐哈油田稠油埋藏深,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水平段污染伤害差异大,处理层段长,酸化增产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开展了缓速泡沫酸研究。根据实验研究筛选出缓速性能强、防腐效果好、低酸渣的泡沫酸化液,通过泡沫本身的转向作用实现暂堵酸化。并针对水平井生产层段长,酸液合理分布困难的问题,采用多点注入酸化工艺。经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该工艺解决了吐哈油田深层稠油水平井酸化增产的技术难题,同时也为国内同类油藏措施增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鄯勒油田是吐哈油区的一个特低渗煤系互层油藏,地质条件特殊,构造复杂。投产以来,由于衰竭式开采,地层压力持续下降,产量下降幅度大。针对煤系地层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开采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及研究。并从地质及工艺的角度对该类地层的注水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对鄯勒油田西山窑油组煤系地层进行了注水实践,在同井组油井见到成效。  相似文献   
10.
刘景景  张泽兰  李诗  刘宇  杨佩佩  李兴 《材料导报》2021,35(17):17163-17177,17184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21世纪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利用太阳能治理环境污染以及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钒酸铋(BiVO4)因其低成本、无毒、光稳定性好、带隙较小、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响应等诸多优势,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成为光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在BiVO4的三种晶体类型中,单斜相BiVO4由于较小的带隙以及特殊的电子结构具有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但由于纯BiVO4能隙较窄,导致光生载流子极易快速复合,加之材料存在吸附性以及比表面积较小等缺陷,限制了其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和实际应用.为了提高BiVO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科研工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BiVO4进行改性修饰,一方面从纯BiVO4入手,通过对BiVO4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来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以及对光生载流子的传导能力等;另一方面通过构筑复合材料,以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降低其复合概率,进一步拓宽可见光响应范围,提高材料的吸附性和稳定性等,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BiVO4材料的光催化效率大幅提升.本文根据提高BiVO4光催化性能的方法不同对BiVO4可见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BiVO4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贵金属沉积、元素掺杂、半导体复合以及BiVO4负载五种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材料在废水中有毒有机污染物降解、光解水制氢、CO2还原以及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最后针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开发稳定高效的BiVO4光催化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