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分析了数字播控系统可选择的主要技术方案即带基方式、盘基方式和盘带结合方式,指出在现阶段设计和构建数字播控系统应选择盘带结合方式;介绍了多频道盘带结合数字播控系统的软硬件、安全可靠性措施以及管理模式,使节目播出工作在数字化进程中能灵活平稳地过渡。  相似文献   
2.
徐俭 《电视工程》2006,(1):24-29
本文从电视播控新机房播控与总控系统功能设计、新机房交流供电系统设计、新机房播控与总控系统集成施工、播控与总控系统搬迁进度安排、播控与总控系统传输链路技术指标测试等方面,对我局2004年实施完成的电视播控与总控系统搬迁工程,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与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WSN(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结构、WSN层次结构、WSN安全需求、WSN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及攻击手段、WSN主要安全防护技术等方面,就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一些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电视台用户的视角,主要从数字化播控智能监控系统技术需求、主要功能部件、监控对象、数字化播控运行流程监控等方面。概要论述了数字化播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考虑要点。  相似文献   
5.
徐俭 《电视工程》2006,(2):14-16
以在线式UPS为例,对一台UPS单机工作方式和多台UPS并机工作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DMB-TH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DMB-TH技术的主要特点、TDS-OFDM调制的时域同步技术、DMB-TH的与绝对时间同步的分层帧结构、DMB-TH的抗多径干扰技术、DMB-TH的数据传输能力、DMB-TH的单频网技术、DMB-TH系统发射端设备、DMB-TH系统用户接收端设备等方面,对DMB-TH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进行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电视台用户的视角,主要从数字化播控智能监控系统技术需求、主要功能部件、监控对象、数字化播控运行流程监控等方面,概要论述了数字化播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考虑要点。  相似文献   
8.
徐俭 《电视工程》2010,(1):10-13
本文以扬州电视台播控技术人员的视角,从系统设计目标、系统主要功能部件、系统网络安全措施、系统性能与功能测试、系统实际应用等方面,论述和总结了扬州电视台网络化字幕播出系统设计与应用的诸多要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尤嘉  徐俭 《啤酒科技》2004,(10):57-59,56
衍生电离分析(DPSA)是一种测定啤酒中二价铜离子方法,该法简便且快速。在加入一系列分析反应物(氢氯酸,二氯化汞,亚硫酸钾)后,可以直接检测脱气酒样中的二价铜离子含量。该方法不需要对酒样进行消化处理。在 DPSA 检测法中金属物质沉淀在一根光滑的石墨电极上,然后在适合的氧化物作用下脱离电极,接着以标准添加物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酒样中分别加入50,75,100μg/L 的二价铜离子溶液(比如溶化状态的氯化铜)以便对该法作回收率测定。铜离子的回收率范围在95±5%到98±2%之间。该法的重现性通过检测三个平行样获得,它们的标准偏差从0.6~5.5μg/L 不等,最小检测限为0.8μg/L。对七个啤酒试样的检测结果显示铜离子浓度在28μg/L 到48μg/L 不等,该法检测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得出的结果相差很小。  相似文献   
10.
长期承接桥面吊机设计工作的企业积累了宝贵的设计知识,但是一般企业没有建立可配置、可变型的CAD模型,面临新的设计任务时设计人员必须按部就班地从结构设计、三维建模、结构分析等步骤一步步做起,工程师们需花费大量时间去做重复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建立基于CAD模型重用技术的桥面吊机一体化设计系统,对已有的CAD模型进行合理重用,实现融桥面吊机设计、分析、CAD建模为一体的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