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了探索松辽盆地安达古隆起风化壳特征及控藏机制,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岩心及实验分析资料,从风化壳的岩性、结构、规模方面对安达古隆起风化壳的地质特征及控藏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达古隆起是由片岩、千枚岩、变质砾岩及糜棱岩组成的古生代基岩隆起,构造幅度超过3 500 m,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经历了约20 Ma风化剥蚀,形成了大规模的基岩隆起型变质岩风化壳,最大厚度为80~90 m,主体面积约为200 km2。风化壳具有典型的三元结构,即风化堆积层、半风化层及未风化基岩层,其中半风化层分为裂缝充填层、裂缝氧化层和原生裂缝层。风化壳被后期盆地坳陷地层覆盖且保存完整,形成良好的封盖条件,周边断陷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着隆起上超通道运移到风化壳内部聚集,形成了新生古储型气藏,半风化层储集性能及风化堆积层的封盖能力成为风化壳圈闭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成果对于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及其他古隆起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层和成藏条件的研究成果,在纵向上划分了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4大勘探层系,平面上相应地划分了4大勘探领域。综合分析认为,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勘探领域的勘探前景较好,下白垩统勘探领域最具潜力的地区有延吉盆地、大杨树盆地、鸡西盆地、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古近系勘探领域最具潜力的地区有方正断陷、汤原断陷、虎林盆地。研究结果为大庆探区外围盆地合理、有序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混采油层产量分配模型研究及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谱指纹峰参数比值随着单层原油贡献率的变化呈现出双曲关系,目前利用指纹峰比值简单的线性叠加拟合符合双曲变化的混层油参数比值显然与理论不符。本文通过理论公式推导了参数比值的双曲关系,并对此提出了配比视差的概念,建立了指纹峰比值配比模型,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优化方法,最后使用文献报道的数据对配比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实验值、计算值、叠加结果进行图表分析,得出建立的配比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隧洞接近施工控制中,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控制与既有结构物和新设结构物的位置关系、影响程度、种类和重要程度等的密切关系。在设计及施工中必须慎重地加以研究与考虑。  相似文献   
5.
过去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是施工中应用最广、历时最长的进度计划表现形式,它虽有许多优点,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诸如用横道图表达的进度计划,其方法简单,表现形式效果直观,但难于完整确切地反映各个工作项目之间互相依存和制约的关系,且不易用数学模型来处理。而网络计划技术可以确切地表明各个工作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工程中的关键项目和关键线路,并可随工程的进展情况对计划进行优化,因此,网络计划技术在目前国内外的各类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烃源岩早期所生液态烃的二次裂解。针对其天然气成因类型,设计开展了源岩热解生烃和原油裂解成气模拟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并标定了有机质生烃及原油裂解成甲烷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进而在和田河气田的潜在源区进行了地质应用。结果表明,和田河气田两个潜在源区均有短期内大量生气的特征,这有利于减小成藏过程中天然气的散失量。但是,巴楚凸起生气期较早,且所生油气先后经历了两次构造运动破坏;而麦盖提斜坡先北倾后南倾的构造格局演化既使西南坳陷烃源岩早期处于构造上倾部位,生气较晚,又使其所生烃类早期在构造相对稳定的西南古斜坡的构造高部位成藏,而不是在其下倾方向的玛扎塔格断垒构造带聚集,避免了和田河地区的两次构造运动破坏。因此,和田河气田天然气应主要源于西南坳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