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寻找非构造油气藏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已经形成,并正在发展和逐步完善。那就是层序地层学和油气成藏系统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以及由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带动起来的地震测井资料的采集、处理、显示和各种地质问题的计算机模拟技术,使得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都在朝着从定性到定量,从推测到更科学的预测方向发展。在今后的5~10年中,中国的石油地质家们不仅要注意方法和技术方面的进步,还应当重视在陆相层序地层学和陆相层序中油气成藏机制等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四川盆地的震旦系至第三系可划分为3个巨层序、17个超层序。超层序的周期平均为37Ma。巨层序边界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华南板块的聚合有关,超层序边界在区域上可以追踪、对比,它们大多数与区域构造运动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层序地层学理论用于我国断陷盆地分析中的问题   总被引:41,自引:10,他引:31  
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是海平面周期性变化控制了旋回性沉积层序的产生。沉积层序内部具有一定规律分布的体系域,对油气勘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理论原则上适用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箕状凹陷的盆地分析,但应解决几个难题,以建立自己的层序模式。  相似文献   
4.
地震地层学在地层接触关系和古水流体系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地层学是近年来石油地质科学领域中新诞生的科学分支,由于它能够提供未经钻探地区的地下三维空间上长距离内连续的地层、岩性、构造和可能的含油气情况的信息,所以显得有特别强的生命力。近年来,笔者对大港、东濮、盐城、曲塘、南海等地的地震资料作了一些分析,现将初步认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含油气性的研究表明:一方面构成奥陶系层序格架的不同单元,具有各异的油气地质意义;另一方面,奥陶系层序格架又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油气组合单元.使奥陶系形成了一个独自、封闭的油气聚集系统.尽管它经历了后期多次构造作用的改造、破坏,但其油气的重新聚集仍主要与两种不同级别沉积枢纽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三角网格差分方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油藏数值模拟中 ,利用任意三角网格来剖分渗流区域 ,可以方便灵活地加密重点研究区结点 ,特别在处理渗流区的内外边界及断层方面有很大的拟合性。以二维三相黑油模型为例 ,提出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三角网格差分方法。首先建立以剖分结点为中心的均衡单元 ,再以均衡单元为单位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 (均衡原理 )和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达西定律 ) ,考虑单元侧向流量、源汇项及其内部储存量的变化量 ,建立了物理概念清楚的油、气、水渗流的三角网格差分方程 ,可用求解矩形网格差分方程的方法求解。介绍了三类渗流区域边界条件 (给定压力边界 ,给定流量边界 ,封闭边界 )应用方法 ;在处理断层时 ,将断层结点视为两个结点 ,在两侧分别编号 ,二者用达西定律产生水力联系的方法处理。对面积为 7.8km2 、有 5条断层的某油藏渗流区 ,应用三角网格差分方法仅剖分 2 90个结点、442个三角形面元 ,就很好地处理了非均质分区和断层问题 ,使所有采液井、注液井和探井均落在结点上 ,从而使计算精度得以提高 ,并很容易地进行了生产史匹配。图 3参 3 (王孝陵摘 )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经历了混合型缓坡→清水型缓坡→镶边陆架末端-陡倾的缓坡→奥拉槽蒸发岩台地的发育历程,相应发育了5个超层序,分别形成于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早期(下Sauk),中、晚寒武世(中Sauk),早奥陶世冶里亮甲山期(上Sauk-1),早奥陶世马家沟期(上Sauk-2)和中奥陶世(下Tippecanoe).以中奥陶统底部的巨大不整合为界,可以划分出Sauk和Tippecanoe两个超层序组。超层序和超层序组边界的形成与构造沉降速度突然变化、构造运动相联系。在寒武系识别出8~10个层序,其中6~8个Ⅰ型层序,2个Ⅱ型层序,层序性质具有区域性和某种全球可对比性。经对比,寒武纪的海平面变化大多数周期具有全球变化的同一性,仅徐庄期频率高而崮山期频率低。早奥陶世构造活动弱,高频层序发育,含18~24个高频层序,合并为3~4个层序组;晚奥陶世具有5~6个层序周期,海平面变化总体趋势具有全球性,层序周期具有可对比性。根据地球化学分析,烃源岩主要与张夏组、马家沟组有关的密集段和与乌拉力克组有关的复合密集段相联系。良好的储层包括与不整合相关的古喀斯特、TST和HST的碳酸盐岩隆、生物碎屑滩和LST的浊积岩、LST底部和HST顶?  相似文献   
8.
地震地层学的任务是利用反射地震资料研究地质历史、沉积环境、岩性岩相分布,从而指导找油(特别是寻找地层油藏)工作.其内容包括:1)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物理基础;2)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3)地质地震模拟.地震地层学是数字地震技术与现代沉积学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利用沉积学的概念解释数字地震剖面中蕴藏着的大量地质信息.构成反射的物理基础和解释地震剖面时的条件限制影响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并形成反射的因素很多,从地质上讲有岩性、流体成分及  相似文献   
9.
遗迹化石是古代生物在底层内或底层层面上进行钻穴、行走、栖息、览食、逃跑、隐伏等活动时留下的遗迹。它是化石记录的一部分,也是古生物学组成部分。因此,在地层学及沉积学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首先通过识别测井曲线和岩芯资料的相序来进行基准面旋回的识别;然后根据合成记录进行时深转换,将测井层序划分标定在地震剖面上,按照地震反射同相轴和内部反射特征进行追踪对比,形成油藏储层的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在此基础上,将划分的中期旋回作为油藏储层物理模型的分层;在每一个分层中,依据中期旋回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来划分非均质分区,储层在每个分区内都可近似认为是均质的。这样建立起来的油藏储层物理模型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从而使油藏数值模拟的生产史匹配变得比较容易,使油藏数值模型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