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朱启军 《洁净煤技术》2013,(1):33-38,47
通过青龙寺矿区煤质特征分析、筛分和浮沉实验资料分析以及可选性评定,确定了选煤厂产品结构。选煤厂入洗上限为50mm,入洗下限为0.25mm,经粗煤泥分选和细煤泥干燥的研究,最终确定工艺流程为50~0mm原煤采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1.5~0.25mm的粗精煤和粗中矸煤分别回收后掺入精煤和中煤;-0.25mm细粒煤采用加压过滤机及压滤机联合脱水,脱水后细煤泥可直接掺入中煤或矸石,也可部分或全部进入干燥系统干燥,干燥后的煤泥掺入中煤。此优化设计工艺系统与原地面工艺系统方案相比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双坨子气田坨17井于1998年7月10日完井,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1次不稳定试井,1次修正等时试井。利用产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的解释获得了大量信息,采用双对数和半对数对该井外边界进行分析,提出在进行试井解释时,解释模型选用十分重要,一定要结合地质条件和试井曲线形态进行判断。利用该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确定真表皮系数为0,而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的S为34,说明该井配产太高紊流损失严重。确定产能试井无阻流量为108.582dam^3/d,用无阻流量的1/5确定合理产量为21.7dam^3/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