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5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安塞油田是一特低渗油田,长6油层组是其主力油层组,开采之初即进行了注水开发。从1986年至1996年,长6油层地层温度下降了2.18~4.11℃,原油粘度增加了0.094~0.177mPa·s.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长6油层注水开发后,原油粘度最大限度(地温从50℃降至20℃)不会增加到3.4mPa·s,因此,注水开发对长6油层采收率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流动单元的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进行了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为提高油层开采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华152块长3储层流动单元可分为A,B,C 3类,存储性能和渗透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A,B,C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动单元的微观渗流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体现在流体进入次序、流体驱替方式和剩余油类型上的不同.流体总是优先进入A类流动单元,其次进入B类流动单元,C类流动单元流体进入困难,在水驱油时,注入水无法进入C类流动单元;流体驱替方式不同,A类流动单元油驱水为非活塞式,而B类和C类流动单元油驱水均为活塞式;水驱油之后剩余油类型不同,A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小绕流形成的小簇状油块和厚膜状残余油,而B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大绕流形成的大簇状油块和珠状、滴状残余油.不同流动单元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差别是造成各流动单元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实验研究还表明,研究区C类和B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应加大挖潜力度.   相似文献   
3.
在对大量岩心和薄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高压压汞等实验手段,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1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孔隙演化进行了定量恢复。结果表明:胡尖山地区长61储层整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且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孔隙发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压实作用破坏了大量原生粒间孔,是导致研究区储层致密最主要的因素,孔隙度平均减少了18.41%,孔隙空间损失率达56.62%;胶结作用次之,在堵塞了孔隙空间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增强了颗粒的抗压实强度,孔隙度平均降低了10.38%,孔隙空间损失率达19.78%;溶蚀作用使碎屑颗粒及填隙物等不稳定组分溶解而产生大量的次生孔隙,从而改善了储层物性,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2.26%。根据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将该区长61致密砂岩储层划分出绿泥石膜剩余粒间孔相、剩余粒间孔相、长石溶蚀相、黏土矿物胶结相、碳酸盐胶结相及压实相等6种成岩相带,绿泥石膜剩余粒间孔相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剩余粒间孔相次之。  相似文献   
4.
单河道砂体构型的精细刻画受到第3、第4级次构型界面的约束,使得隔夹层的分类识别成为该项研究的前提。以层次分析为指导,从岩心标定入手,结合测井和录井资料综合分析,利用交会图版识别出演武油田Y116井区隔夹层的划分标准,并由单井追踪多井,研究了隔夹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在其约束下刻画出3类构型单元,形成了隔夹层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在演武油田延8段共识别出单河道砂体间隔层、单河道砂体间夹层和单河道砂体内夹层3类构型界面,在泥质、钙质、物性3种成因下将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划分为4期单河道砂体,其中隔夹层纵横向分布具有物性夹层多见于河道中部,泥质夹层常见于河道边部,而钙质夹层多位于河道上部的分布特征;构型要素垂向叠置样式和平面接触样式研究得到,垂向以分离式和切叠式为主,横向以侧切式和泛滥平原接触为主,形成了独立型分流河道单元、分离型细粒沉积单元以及接触型增生体单元;各构型要素形成了“接触广泛、叠置错综”的具泛连通性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构型分布模式。本次研究实现了对研究区构型界面的识别表征,为精细刻画单河道砂体构型单元提供了依据,对油田进一步生产和开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二连盆地阿尔凹陷腾格尔组腾一下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开展了扫描电镜、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腾一下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为3种类型,不同孔隙结构具有不同的可动流体赋存特征。②Ⅰ类大孔喉结构,孔喉组合主要为粒间孔-孔隙缩小型喉道和粒间孔-缩颈型喉道,喉道半径大,孔喉半径比小,核磁共振T2谱主要为左低右高双峰型,可动流体饱和度高;Ⅱ类孔隙结构,主要为粒间孔-片状喉道组合与溶蚀孔-片状喉道组合,T2谱主要为左高右低双峰型,可动流体饱和度中等;Ⅲ类孔隙结构,主要为粒间孔-片状喉道组合、溶蚀孔-片状喉道组合和晶间孔-管束状喉道组合,喉道半径小,T2谱为左单峰型,可动流体饱和度低。③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黏土矿物含量对可动流体赋存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喉道特征是影响可动流体赋存的最主要因素,喉道半径越大,大喉道越多,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该研究成果对阿尔凹陷腾一下段储层的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苏里格西部致密砂岩储层的渗流规律,选用铸体薄片、常规压汞等资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气水相渗测试以及可视化真实砂岩模型进行气水驱替及泄压实验,模拟气藏成藏及开发过程中不同孔隙类型的渗流规律和流体分布。依据不同孔隙的相对含量将孔隙组合类型分为溶孔-粒间孔、晶间孔-溶孔、溶孔-晶间孔、晶间孔4类,并对4类孔隙类型代表样品的孔喉特征及渗流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孔隙类型储层的渗流规律分异明显,随着储层物性越来越好,束缚水饱和度逐渐减小,束缚水处的气相相对渗透率逐渐增大,两相共渗区不断加宽,渗流能力增强,气水相互干扰逐渐减弱;可视化气驱水驱替类型随孔隙类型变好逐渐由指状驱替过渡为驱替程度较大的均匀驱替,在同等生烃条件下有利于天然气充注构成有效储层;泄压实验结果表明,孔隙类型好的样品泄压所需的时间短,压力下降的幅度大,采出程度高;孔隙类型较差的样品残留水过多,使得气相相对渗透率减小,采出程度较低。根据压汞结合相渗测试,确定研究区储层束缚水转变为可动水的节点生产压差为7 MPa,为苏里格西部气井降低产水风险、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沁水盆地高阶煤3^#煤层为研究对象,借助高压压汞实验对高阶煤的孔隙参数进行测试,研究了高阶煤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解吸速率实验对高阶煤的解吸速率和解吸量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孔隙结构对煤层气解吸产出的控制规律。结果表明:3^#煤层的孔隙半径较小,煤层孔隙结构复杂;煤层主要以气体吸附孔和气体扩散孔为主,气体渗流孔占比很少,煤层的吸附气体体积大、吸附性能强、气体的扩散、渗流条件差。3^#煤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曲线呈"两段型",孔径大于940.7 nm时,不具有分形特征;孔径小于940.7 nm时,分形维数介于2.67~2.76之间,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高阶煤的煤层气解吸特征具有快速解吸和慢速解吸2个阶段,快速解吸时间短,解吸量占比低;慢速解吸时间长,解吸量占比高,煤层气解吸困难。煤层的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解吸具有重要影响,高阶煤较差的孔隙结构控制着煤层气解吸速率慢、解吸量低、产出程度低,煤层气井生产实践中表现为开始阶段产气量增长快,产气高峰时间短,稳产气量低、生产时间长,煤层气开发难度大。研究结果为高阶煤的煤层气抽采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任丘潜山油藏是一个以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地层组成的大型潜山底水块状油藏,储层具有双孔隙介质特征,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充分利用地震、钻井、测井、试井及实验分析等资料,采用成像测井技术为裂缝型储层的识别确定了精细的划分标准,将储层由原来的两级细分为三级,采用相控建模技术、蚂蚁追踪技术、裂缝网络建模技术,分步建立了储层分级相模型、基质属性模型、离散裂缝网络模型以及裂缝属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储层级别对储量进行复核与细化,实现了双重介质油藏的分类分级建模,为后期的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9.
华池油田华152区块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池油田华152区块长3^3储层从正式注水开发以来,整体表现受效不均,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下降较快;单井含水差异很大,部分井水淹,采液、采油指数下降明显。为了研究剩余油分布,提高开采效果,提出合理的剩余油挖潜措施,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在该区块进行模拟工作,对已实施的措施进行评价,对新的挖潜措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华152区块生产井转注,其采收率和产能都有较大提高,重复压裂亦对产能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0.
胡151区延9储层流体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胡151区延9储层微观渗流特征为实验目的,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进行研究认为:延9储层油驱水渗流类型以非均匀型网状渗流为主,均匀渗流和指状渗流为辅;水驱油时的孔隙空间特征主要以指状渗流为主,局部可以观察到网状渗流;孔道中水驱油方式主要呈现以非活塞式驱替为主;无水采油期时间短,驱油效率较低;微观残余油类型主要为簇状残余油;孔喉结构非均质性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储层润湿性是次要影响因素,储层物性和驱替压力对驱油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