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紧密围绕红星梁夹持带稠油藏如何形成这一地质问题,通过对该区构造位置,储层展布,源岩演化,成藏条件等方面分析,总结出该区稠油分布状况,探讨出稠油稠变机理。通过对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判断夹持带的原油分别来自牛三段下亚段的低成熟源岩和牛二段成熟源岩。  相似文献   
2.
湘中涟源凹陷海相油气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中涟源凹陷是华南准地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泥盆统一下三叠统沉积厚度5000多米。在该区进行的早期油气勘查中,发现了众多天然气显示,分析认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天然气显示活跃、烃源条件好、储盖组合发育、成藏条件较好。车田江复向斜、冷水江复向斜发育众多浅层圈闭,湘中1井在石磴子组(C1S)已获工业气流,预示着涟源凹陷具备良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最新的页岩气勘探理论及模拟实验结果,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基本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该区下寒武统暗色泥页岩发育,可划分为"被动陆缘型"和"拉张槽型"2种类型。前者具有品质好、厚度巨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页岩气成藏物质基础条件优越,但底板条件差,构造变形强烈,页岩气保存条件受到挑战;后者达到了基本烃源岩标准,虽单层厚度薄,但具有纵向发育层段多、顶底板条件良好、构造变形弱等特点。高演化程度影响了暗色泥页岩的含气性,不利于页岩气富集成藏;顶底板条件是页岩气气藏早期形成的前提;构造条件是页岩气藏后期得以保存的关键。勘探有利区为盆内绵阳—乐至—隆昌—长宁地区及周缘城口—巫溪、鄂西宜恩—鹤峰、湘西花垣—张家界、贵州镇远等地区。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不整合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盆地具有明显的多旋回特点,经历了前震旦纪(Anz)基底形成阶段、Z1-T2克拉通盆地阶段、T3x^1-6前陆盆地阶段、侏罗纪-中新世坳陷盆地阶段的构造演化。盆地发育了21个层序界面,多期构造变动导致多期不整合的形成,其界面是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界面及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界面特征表现为古喀斯特淋滤带、溶蚀残渣、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以及各种结壳、泥裂等暴露标志。其中桐湾运动不整合面(∈/Z)、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D/s)和印支运动不整合面(T3/T2)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意义:在不整合面上下不仅可形成图闭,而且可形成溶孔洞,改善储集条件,同时不整合面还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可燃天然气特征入手,探讨了湖南可燃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存在有生物气,油型气和煤型气。然后根据它们的分布特点和资源前景、指出了有利区块和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6.
7.
四川盆地桐湾不整合面古地貌特征与岩溶分布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风化壳岩溶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桐湾期不整合面古地貌的古高地、古斜坡的控制。利用全盆的地震格架大剖面解释资料和钻井资料,结合厚度印模法,恢复了桐湾不整合面古地貌,古地貌特征呈西北高、中部斜坡、东南洼的格局。综合利用野外、钻井、地震等资料,深入分析灯影组溶蚀孔洞发育特征和有利岩溶发育带。结果表明,岩溶风化壳溶蚀孔洞发育,广泛发育3个岩溶作用带,岩溶作用厚度呈东薄西厚的变化趋势;岩溶有利发育分布区和较发育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古岩溶斜坡的地貌位置,以自贡—广安—达县—通江县一线为好,局部发育分布区位于古岩溶高地及古岩溶洼地的地貌位置,分布在成都-资阳地区、绵阳-广元地区及川东南一带。  相似文献   
8.
确定镇巴区块飞仙关组发育有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地蒸发岩相、台地边缘相、缓坡沉积相、盆地相等相带,并分析了其沉积相的构成与特征。结果显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沉积随着城口海槽的生成、发展、萎缩,台地边缘相不断向广海(北大巴)方向发生迁移,而且发育层位逐步抬高,具有明显的穿时性特征;台地边缘相发育的亮晶鲕粒灰岩、亮晶砂屑灰岩储层的展布严格受有利沉积相带所控制。台地边缘鲕粒滩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飞一段一飞二段,飞三段仅发育有开阔台地相浅滩鲕粒滩和砂屑滩微相,飞四段仅发育潮坪亚相的亮晶砂砾屑灰岩潮道沉积。  相似文献   
9.
对雪峰隆起周缘野外露头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特征和保存条件深入研究表明,雪峰隆起沅麻地区早古生代是一个统一的被动大陆边缘,早寒武世牛蹄塘期为陆棚相-盆地相沉积环境,是下寒武统暗色泥页岩的有利相带。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基质孔隙、微裂缝发育,吸附能力强,同时具有良好的顶底板条件,埋深条件适中,深凹陷部断层不发育,保存条件良好。研究认为,沅麻盆地草堂凹陷和辰溪凹陷牛蹄塘组具有优越的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是南方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开发又一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10.
湖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主要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面积约5.5×104km2.区内煤系发育,煤的演化程度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气能力和吸附能力均较强。煤层含气量主要受控于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煤演化程度、埋藏深度、水文条件与构造条件;煤层的孔渗性主要受控于煤岩类型、煤化程度及地应力。水力压裂和洞穴完井是改善煤层低孔渗性的较有效方法。湘中洪山殿贫煤试验区和斗笠山焦煤试验区为煤层气开发最有利地区,目的层是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