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狮子沟油田N1油藏是1954年发现的构造,经过一系列的勘探工作以后,1971年证实为油田。经过勘探阶段的试油、试采分析,该油藏具有单井产能低、压力下降快、开发井网部署难度大的特点,加之受地面条件的限制,致使该油藏未能及时投入正规开发。随着九十年代开发技术的成熟,新工艺技术的进步发展,才使该油田投入了正式开发。通过近几年的试采开发,开发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2000年3月深10斜2井投入试注水以后,油田面貌一新,生产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该油田近几年所取得的开发动态资料,对目前的开发生产情况、注水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该油藏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对该油藏下一步合理高效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咸水泉地区的岩性有一重要的地质特征,即沉积岩中的混积现象比较明显,其中主要是陆源碎屑、粘土矿物和泥微晶碳酸盐物质的混合沉积。该区第三系沉积遭受有较强的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总体特点是以压实成岩为主,胶结成岩为次。该区第三系N^21-N2^2沉积以湖泊相为主,仅在北部N^21-N2^1-1有少量冲积扇和扇三角洲分布;湖泊相中以滨浅湖亚相为主,半深湖亚相次之;湖泊中广泛发育有浅滩和碎屑流沉积。  相似文献   
3.
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二连断陷盆地的重点勘探凹陷之一,储集层主要为以近源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沉积为主的砂砾岩体,油藏类型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含有高电阻水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通过对该地区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和岩心分析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该地区中孔、低渗油气层的“四性”关系,建立了测井解释模型,确定出油层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三孔隙度重叠法有效地判断出低电阻气层;利用自然电位异常幅度有效地判断出高电阻水层和低电阻油气层。对该地区所有老井进行了复查,将X4井区X4—12井Ⅰ号层(原水层)解释为油层,使得Ⅰ号层连成一片,扩大了含油面积。此外,X4井区有5层4.7m厚的致密层被解释为差油层,有17层23.8m厚的差油层被解释为油层,增加了所发现的油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油泉子构造中深层油气显示频繁,具有良好的勘察开发前景。根据近几年对油泉子地区的沉积、储层、构造及油气分布等研究成果,并结合今年所钻2口新井的钻控、测试情况,指出了油泉子构造中深层下一步的滚动勘探开发方向,并提出具体的试油井层和滚动勘探开发井位,旨在加深对中深层构造及含油性的认识,力争在中深层有所突破,为增储上产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SEC于2010年1月1日正式执行了油气储量评估新准则,强调了类比油气藏在储量评估中的应用,首次允许利用类比油气藏进行目标油气藏采收率标定。通过表征油气藏特征并对影响采收率相关参数的系统分析,优选了油气藏类比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类比方法,并采用距离法计算油气藏相似性的数学模型,为标定原油采收率和评估上市储量提供了一种SEC认可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桩自平衡试桩法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的原理和方法,该方法是将荷载箱埋入桩内某荷载平衡点处,将荷载箱的高压油管和位移棒引到地面,由高压油泵向荷载箱充油,将力传递到桩身,通过自平衡来维持加载,根据Q—S曲线判断桩泵载力。并提出采用基桩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大吨位桩基承载力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根据红柳泉油田区域沉积格局和沉积作用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内13口取芯井段的岩芯观察,结合区内多口钻井、测井资料等指相标志的综合分析,对E3^1小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共识别出砂层组四个。从四个砂层组的砂体分布来看,沿水流方向砂体连续性好,垂直水流方向砂体连通性差。从分流河道、决口扇、天然堤到泛滥盆地,孔隙度逐渐降低;而渗透率的变化较大,分流河道远远大于其它三个微相,由此可知,分流河道的物性最好,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最主要的储集体。因此识别河道砂体是该区寻找岩性圈闭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七个泉油田地质建模与注水开发研究内容包括了构造、储层、油砂体评价、测井二次解释、油藏评价、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开发技术政策论证、注采方案论证、注水工艺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是一全面系统地认识七个泉油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构造E32裂缝性储层既具有国内一些裂缝性储层的共同特点,又在裂缝性储层的成因、岩性、识别、评价和分布规律等方面独具特色。这类裂缝性储层的裂缝细而密,孔缝连通性好,有高角度裂缝、斜交裂缝和水平裂缝。该类储层在平面上从构造两翼到构造高部位分布较为均匀,岩性也较为稳定,具有内陆湖相稳定沉积的特点;储层段的排驱压力为1.30~8.06MPa,饱和中值压力为3.12~10.22MPa,非储层段的排驱压力一般大于30MPa,饱和中值压力为80~124MPa。在储层段,钻进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井都发生了井漏或井喷;声波时差曲线有明显的周波跳跃现象,井径曲线有显著的扩径现象,同时该储层段还具有碎屑岩储层的电测特征(如自然电位的负异常)。储层岩性为碳酸盐岩、钙质泥岩和碎屑岩的混合体,结构上粗细混杂,成分上没有单一、质纯的岩石类型。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以裂缝为主  相似文献   
10.
吉木萨尔凹陷斜坡区存在一个稠油环带,稠油的常规物性具有密度高、粘度高、初馏点高和凝固点降低、含蜡量降低的特点,属于普通稠油。稠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成熟度低,γ胡萝卜烷、β胡萝卜烷保存完好,以规则甾烷为主,三环萜烷含量低,藿烷含量变化大。成熟度较低的重质油易成为稠油,地质综合因素控制稠油的分布;在原油稠化的诸多因素中,生物降解是最主要的因素。稠油属于近距离成藏,油源位于凹陷深部。油气有2期成藏,稠油是由第一期成藏的低成熟原油经生物降解稠变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