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煤层气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煤层气独特的解吸/吸附机理决定了其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有别于常规天然气。力图把煤层气、煤炭、天然气储量规范中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阐述《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中评价与计算探明储量的基本要求,探讨了如何确定计算条件、单元划分和计算方法,如何选取储量计算参数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在对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提交储量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求取采收率,按气藏分别赋值的观点,以达到使储量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和科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沁水盆地位于晋东南地区,面积约23923km2,是一个在古生界基底上形成近南北向的大型复式向斜。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煤层气资源,预计煤层气资源量约6.85×1012m3。到目前为止,整个沁水盆地共有煤层气井48口。经过近些年的勘探,相继在沁水盆地南部获得高产煤层气流。初步查明沁水盆地南部为一个高渗富集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沁水盆地枣园井网区煤层气采出程度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明宅 《石油学报》2005,26(1):91-95
利用试验井网的生产资料,探讨了煤层气的采收率、采出程度、降压范围和单井产能预测.截止到2003年11月底,沁水盆地枣园井网已累积产气979.79×104m3,井网区的煤层气采出程度约为2.2%,有约2.36×108m3的煤层气可采储量没有被采出.目前枣园井网处于初期开采阶段,形成其压降漏斗的范围小于100m,仍属于单井排采生产.预计枣园井网形成大面积的压降漏斗后,其单井平均产气量在2500~3000m3/d.开发井网的井距应适当缩小,在200~250m的井距较合适.  相似文献   
4.
2001年 1月,我国第一个地面开发煤层气探明储量获得国家评审通过,认定含气面积 164.2km2,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 402.19亿 m3。 21世纪,世界将进入天然气大发展时代,煤层气作为一种高效洁净的新能源,必将为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从第一个获得国家评审通过的煤层气探明储量说起,阐述了发展中国煤层气产业的指导思想、亟待解决的重点技术和必要的政策支持。最后指出,中国具有巨大的能源市场潜力和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将使更多的投资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生物气模拟试验的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八五”攻关研究在生物气模拟试验方面主要有3个方面的进展:(1)采用了悬浮接种物的方法,即通过弃去一次富集培养物中绝大部分非活性有机质,再经过增殖培养,二次富集提高微生物的浓度和活性,降低了接种物本身的产气量和缩短了试验周斯:(2)将试验温度提高到75℃,证明了产甲烷菌仍能存活并产甲烷气:(3)对煤和原油进行了模拟试验,证实了煤和原油在厌氧条件下可以降解产气,同时原油厌氧降解也是形成稠油的原因之一,并在稠油中获得了本源产甲烷菌。  相似文献   
6.
煤层气探明储量计算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关于煤层气储量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煤层气独特的解吸/吸附机理决定了其储量计算方法和评价技术有别于常规天然气。本文旨在借助于国家已经审批通过的煤层气探明储量报告的经验,把煤层气、煤炭、天然气储量规范中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探讨和细化《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中计算探明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计算条件、单元划分、参数选取等,从而达到提高探明储量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物气的生成演化模式和初次运移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主要对生物气的生成演化模式和初次运移特征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其生成与运移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生物气主要以两种状态赋存和两种方式运移,其大规模运移的时间是在主生气期内,运移指向是沿浮力和剩余压力的方向,由生气中心向附近的有利圈闭作短距离的运移。   相似文献   
8.
煤的厌氧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能否被厌氧微生物降解产气,是地学界长期争论的地质及方法技术问题.本文以生物气模拟试验为基础.对核问题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煤可以被厌氧微生物降解这一事实,同时文中探讨了煤的厌氧降解产气作用对煤层气勘探选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独特的产出机理决定了其充分解吸产气需要较长的排采时间,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产能数据,影响了储量提交工作。利用实际生产资料,探讨了煤层气的产出规律,并对各种储量估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类比技术,从地质背景、储层控制与资料录取齐全程度、煤层电性特征、产气煤层厚度、煤层含气量、储层物性和临/储比值这7个方面进行类比分析,以配合其他方法综合论证储量参数、采收率、产能潜力和储量估算,使结果更趋合理、科学和准确。该方法技术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我国煤层气储量的资产属性,掌握其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并在国际证券交易市场上进行价值对比,在深入理解和梳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油气储量评估准则(SEC准则)油气证实储量评估方法基础上,结合煤层气自身特点及近几年的评估实践经验,摸索出SEC准则下煤层气储量评估方法,提出了煤层气储量的评估思路、基本原则及采收率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SEC准则储量是利用国际准则评估出的储量,是上市油公司的核心资产,也是各油公司年度业绩考核指标之一;②SEC准则下煤层气储量评估的风险性较大,界定原则和方法较常规气藏更为严格和苛刻;③在充分掌握煤层气田开发情况的前提下,基于所建立的评估方法,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2014-2017年煤层气储量自评估结果与美国D&M公司的评估结果符合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