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3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南梁油田长8油藏存在高阻水层,油水层对比度低,油层识别难度大。为提高油层判识率,以大量测井、录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实验为基础,确定油藏水层高阻的主控因素。根据不同类型高阻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利用中子、密度和声波时差测井数据,评价孔隙结构,识别复杂孔隙结构型高阻水层;利用中子—密度曲线交会特征进行电性因子校正,扩大油水流体特征,有效识别复杂润湿型高阻水层。通过对不同主控因素高阻水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采用相应测井技术方法有效识别,提高图版油水特征值的准确度和测井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测试资料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渗透储层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很大,且储层受到复杂润湿性影响,基于自然电位和储层电阻率~孔隙度组合预测地层水矿化度等经典方法均失效,给储层含油饱和度预测带来巨大困难。因此,在假设储层地层水矿化度与邻近泥岩层束缚水矿化度近似相等的前提下,首先选取邻近泥岩层中稳定部分(高自然伽马、未扩径和低电阻率),读取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数据。其次,完成邻近泥岩层声波时差数据的压实校正。然后,通过电阻率和校正后声波时差交会图,实现对不同矿化度下(0~20,20~40,40~60以及大于60 g/L)邻近泥岩层识别,进而提出一种利用邻近泥岩信息确定储层地层水矿化度的方法,预测结果得到了实验分析数据的验证。最后,利用该方法预测了106口井长81储层地层水矿化度资料,结合69份地层水分析矿化度,绘制了陇东地区长81储层地层水矿化度平面分布等值线图,有助于地层水矿化度的准确选择和平面分布规律研究。同时,为润湿性影响下的低渗透储层地层水矿化度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泥质型低渗砂岩储层岩电性质研究及饱和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4 5、长6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受岩性、孔隙结构及粘土类型等非含油性因素影响,F-φ、I-Sw均不服从Archie公式线,导致原有的饱和度模型已难以适用.为提高含油性评价精度,研究通过常规气驱法和半渗透隔板法获取了储层岩电参数.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进一步探索了泥质型低渗储层岩电参数变化规律,建立了分类岩电参数饱和度解释模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测井是一种能够进行流体识别的重要测量手段,岩石的润湿性对其具有重要影响。鄂尔多斯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为弱油润湿性,现有的核磁共振测井流体判别方法难以适用,解释符合率偏低。考虑润湿性因素的影响,研究了水湿、油湿以及混合润湿条件下的核磁共振驰豫机理,利用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润湿性条件下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分析发现,核磁共振差谱几何均值与有效孔隙度差对流体敏感,用这两个参数构建的交会图能有效区分油层和水层,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构建的图版实现了储层流体类型的识别。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致密砂岩油润湿储层的流体识别,弥补了现有核磁共振差谱分析判识油润湿储层流体类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斯伦贝谢公司套后成像技术Isolation Scanner(IBC)采用常规超声波脉冲回波和挠曲波波场的独立测量成像技术,可以进行水泥胶结质量评价和套管腐蚀或磨损评价。3in探测深度和全方位测量覆盖整个套管圆周使其适用条件更为广泛;其配套软件可对解释结果作统计分析,绘制三维成像图,直观反映水泥固井质量和套损情况。IBC套后成像仪成果中的固-液-气(SLG)相图能显示套管外物质最可能状态,较常规固井质量检测仪器和套损检查仪器有一定优势。通过IBC套后成像测井仪原理、技术指标及其在水平井各井段中应用效果的简单介绍,指出了IBC套后成像测井仪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长8 油层组为典型的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储层参数的控制因素与平面分 布规律复杂,已成为油藏评价和开发建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单井精细解释基础上,通过对含油饱和度 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的分析,应用测井多井评价技术对特低渗透油藏开展多学科结合研究,建立了特低 渗透储层含油富集程度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测井表征方法,提出烃源岩生烃能力与储层含油富集程度的 有效配置控制了有利富集区的分布。基于源储配置思路,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的富集规律,并优选出了富 集区。该研究对特低渗透油藏规避快速建产风险,加快勘探开发进程,提高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广 价值,对致密油气等非常规领域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导致利用传统方法难以精确预测或计算其相对渗透率和含水率。为此,文中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神经网络预测相对渗透率方法:在介绍RBF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选择高斯函数和最近邻聚类算法构建网络模型;以含水饱和度、核磁束缚水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四参数为输入,油、水相对渗透率为输出,根据误差分析确定最佳相对渗透率预测网络模型及参数;最后采用分流量方程计算得到储层含水率。将该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预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相渗实验结果一致,计算的含水率与测试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室温条件下在LiClO4-DMSO(二甲基亚砜)体系中Er-Fe-Ni合金膜的电化学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在0.1mol.L^-1ErCl3-0.1mol.L^-1FeCl2-0.1mol.L^-1 NiCl2-0.1mol.L^-1LiClO4-DMSO体系中,控制电位在-2.00V--2.60V范围内进行恒电位电解,可得到表面均匀、附着力强、有金属光泽的黑色非晶态Er-Fe-Ni合金膜,其中稀土Er的质量百分含量可达31.39%~41.63%。  相似文献   
9.
特低渗油层测井精细解释与分类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适应特低渗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基于Archie公式变m指数的饱和度计算。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识别特低渗储层,基于特低渗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利用聚类分析法把研究区的储层分为三类,并建立了表征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上限的孔隙结构参数0.1μm进汞饱和度(SHg0.1)与常规测井的映射关系。根据储层分类结果并结合储能系数预测特低渗储层产能,减少了试油过程中的无效压裂,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成像测井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测井技术,其中以核磁共振,成像测井技术为代表,成像测井为油气储层测井评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长庆油田根据勘探中的难题,有针对性好引进测井新技术,各级评价疑难地质体,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