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中坳陷古潜山类型及油气成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前人的潜山分类基础上,从形成潜山的地质背景和成因出发,把冀中坳陷潜山分为地貌潜山和构造潜山两大类。进一步又可分为6小类。冀中坳陷古潜山是在特定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空间上可组合成饶阳式和霸县式两种模式。不同类型的潜山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和成藏条件,发育单断式、断阶式、斜坡式和侵蚀型4种类型的潜山油气藏,其中单断式最发育,断阶武和斜坡式次之。侵蚀型少见。  相似文献   
2.
油气勘探评价中,地震属性作为主要的储层预测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地震属性自身的局限性、多解性,使得属性优选、多属性合理组合等方面难度较大,降低了预测的准确性。就上述问题,本文从地震属性的地球物理含义及所赋予的地质意义出发,重点开展了基本地震属性优先选择、古地貌背景约束下地震属性选取等四种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效果的分析,有效地增强了地震属性预测的针对性,提高了预测能力和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雁翎潜山围斜油源条件优越,具备形成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潜山围斜古地形起伏大,发育构造、沉积坡折,发育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为辅的两组断裂体系;由于处于两个方向沉积体系前缘交汇部位,砂地比适中;南西、北西向物源的砂体与北东向断裂体系相匹配,易于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受控于特定的沉积、构造背景,雁翎潜山围斜发育3种具有该区特点的复杂断鼻、断块圈闭和以断层为主控因素的构造—岩性圈闭及受岩性上倾尖灭控制的岩性—构造圈闭;发育沉积坡折、断裂坡折和地层3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输导体系及运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输导体系主要由断层、不整合构造和碳酸盐岩储集层构成.依据油气来源、供油方向及输导类型,可以将冀中坳陷潜山供烃方式分为源内供烃和源外供烃2大类,10种不同类型供烃方式.研究表明,断层和不整合面是该区潜山油气藏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大多数潜山油气藏主要通过不整合和断层在差异压实作用下获得油气.  相似文献   
5.
潜山油气藏是华北油田的主要勘探领域之一。通过对任丘潜山储层的综合分析,总结了潜山内幕特征描述及储层预测的可行方法。利用三维连片处理的地震数据体,实现了潜山内幕层位的精细标定、反射特征分析和多尺度相干分析;在对潜山内幕特征分析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了潜山内幕叠后地震资料的吸收衰减补偿方法;基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了潜山内幕储层或隔层的预测方法。任丘潜山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上述研究方法在了解潜山内幕特征及储层预测方面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已知油藏的成藏规律,探讨了饶阳凹陷构造转换带与新近系油藏的内在联系,认为构造转换带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具有纵横向立体输导系统,可形成以构造圈闭为主的多种圈闭类型。圈闭定型期、断层活动期与生油岩排烃期可形成良好配套关系,伸展构造体系中的变换断层具有封闭能为,构造转换带在多方面有利于油气成藏。目前已在饶阳凹陷两大构造转换带之一的留路—大王庄转换带发现新近系富集油藏,八里庄—薛庄转换带是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7.
河流相沉积砂岩是陆相断陷常见的储层类型。由于河流改道频繁,砂、泥岩交互发育且横向变化快,造成地震反射连通性差,加之受分辨率限制,储层预测难度较大。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部研究区为例,进行了层位的精细标定和等时地层对比下的精细解释,进行优选提取地震属性并进行三维可视化立体雕刻;研究薄层的调谐频率,并利用分频研究结果预测河道平面分布;构建合理的地质模型,优选参数进行拟声波反演取得较高精度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冀中坳陷潜山构造演化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借助平衡剖面技术,通过对冀中坳陷几条地震大剖面的构造演化恢复,对冀中坳陷潜山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冀中坳陷潜山构造的总体演化表现出阶段性:Pt2-Pz,潜山形成的物质基础发育期;Mz,潜山的初始形成期;E2k-E3S2,潜山的主要发育期;E3 s1-E3d为潜山构造的调整定型期;N-...  相似文献   
9.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面临圈闭识别难度大、油藏形成条件预测难度大等技术难题。二连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岩性、地层油藏勘探中,为解决上述难题,探索、实验和应用了大量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地震处理、高精度层位标定、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多属性分析、储层反演、油气层综合评价等。应用实践表明,这些技术方法在油气藏圈闭预探、圈闭评价和油藏描述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还探索、总结了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隐蔽油藏勘探技术方法系列、研究线路和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10.
饶阳凹陷中部油气资源丰富,环主生油洼槽发育断裂背斜构造,东营组-沙-上亚段是该区主要的含油层系。东营组-沙-上亚段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的河道砂体,其成藏特点主要表现为油源断层控制油气分布,河道砂体控制圈闭形成及油气富集;构造油藏与岩性油藏共生互补,断裂背斜构造高部位以构造油藏为主,翼部以岩性油藏为主,翼部岩性油藏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分析断层与河道砂体的配置关系,该区主要有3种成藏模式,即河道砂体侧向尖灭成藏模式、断层负地貌河道砂体上倾尖灭成藏模式、低幅度背斜形态透镜状孤立砂体成藏模式。近两年,通过构造、沉积、储层等精细研究,刻画河道砂体展布,在大王庄-肃宁构造翼部落实了一批岩性圈闭,提供钻探的饶10x、宁75等目标均已成功,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成效,展现了饶阳凹陷中部整体含油连片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