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桥储气库是华北油田自行设计、独立建设的首座储气库。面对多变的完井方式和复杂的地质结构,采取了多项工艺措施,如屏蔽暂堵技术,水平井或斜井洗井,施工液的研制创新,储层酸化改造,及管柱防硫性能等措施。建议在储气库前期或注采第一个周期结束,对施工液彻底抽排,避免施工液对地层造成重复伤害。  相似文献   
2.
随着压裂工艺技术多样化,压裂规模也有逐步扩大趋势,但同时易造成套管的大量损坏失效。套管损坏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油气勘探开发井不能正常生产,影响油田勘探开发方案的继续实施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对油层压裂改造套管损坏机理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套管损坏预防措施和防治办法,对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多功能测试器是在APR测试器基础上的国产化,但比APR操作更简单实用。由此组成的三联作、四联作管柱具有常规三联作的所有优点,同时操作简单方便,在高压油气流井施工时可以预防较大的井控风险,可以对地层进行措施改造作业。简介了试油联作管柱中各部件的作用,以及联作管柱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在储气库建设中都是在枯竭油气层的基础上建设的,而江苏金坛盐穴型地下储气库是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利用可溶盐层地下造腔工艺完成的盐穴型储气库。简述了盐穴型地下储气库造腔工艺、施工工序及造腔施工的五个阶段,为我国在未来几年建设四大区域性联网协调的储气库群探索出一条成功的盐穴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造腔经验。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羽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煤层气的钻遇率、减少井下复杂事故,开展煤层气羽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煤层气产出机理和羽状水平井技术特点,给出了羽状井井眼轨迹控制综合分析流程图及常用的控制方法,详细介绍了随钻电阻率、自然伽马测井等测井响应井眼轨迹综合控制技术及不同地层倾角煤储层井眼轨迹实施跟踪预测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准确掌握煤储层物性参数、地层倾角及顶底板岩性等是实现井眼轨迹有效控制的基础和关键,在钻进过程中通过实时跟踪和分析钻井参数,并结合随钻电阻率、自然伽马测井及综合录井信息等对井眼轨迹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可有效控制钻头在目标层中最佳层位延伸钻进,从而可确保煤储层钻遇率及减少井下复杂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6.
华北京58地下储气库群首座储气库是在永22构造高含硫化氢、潜山构造上建立的,它不同于枯竭油气田型储气库和常规潜山储气库等完井工艺,有效地解决了高压、高含硫、水平完井的技术难题。对井筒环境、压井液都作了优化,彻底冲洗产层段,对原有屏障层化学降解,酸化,直至放喷测试,保证储气库长期有效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注采完井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地下储气库的类型。对枯竭型地下储气库、完井管柱结构、注采完井管柱结构及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对盐穴型地下储气库有溶腔和无溶腔注采完井作业施工工艺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国内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