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阐述了PDS脱硫催化剂的基本催化性质,并基于实际生产运行总结出PDS法脱硫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根据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等实验测定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的结果,在分子-电子水平上提出了双中心理论,以解释PDs的抗CN-中毒性能和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提出定向合成超活性的PDS和PDS的助催化剂问题,对脱HCN和对含HCN废水的处理也有一定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各种金属的聚酞菁磺酸盐乙炔液相水合催化活性的比较,反应介质,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助催化剂的选择等研究,筛选出聚酞菁铜磺酸盐、聚酞菁锌磺酸盐和聚酞菁铜锌(1:1)磺酸盐为乙炔液相水合催化活性较高的非汞催化剂。在中性催化液中加入助催化剂二乙醇胺或吡啶,其催化活性接近酸性介质。在本文选择的工艺条件下乙醛收率达21.4%,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4.
PDS-脱硫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DS-脱硫催化剂解决了酞菁钴系化合物在工业气体脱硫过程中遇 HCN 中毒的问题,能同时催化氧化 H_2S,COS,CS_2,RSH 等多种硫化物。在活性、选择性、寿命和硫容量等方面,比现有的湿法脱硫化剂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对 PDS 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 PDS 的工业应用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喷射混合的流动体系。当碱浓度为30克/升碱液与油的体积比为2时,硫醇的脱除率达98%以上,残硫量低于10ppm。本实验结果,为工业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7.
搞成材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选择工艺路线的标准,这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的综合体现。三者的有机匹配将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树卿 《燃料与化工》2002,33(6):319-319,338
PDS法焦炉煤气脱硫脱氰技术自1982年问世以来的20年中,虽经历了多次失败,但最终获得了成功,现就PDS的合成和助催化剂的发现简介如下。1PDS的合成最初,发现PDS(双核酞菁钴六磺酸铵)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含有单环酞菁钴磺酸铵和多环酞菁钴磺酸铵的混合物。另外,还含有无活性物质氯化铵和ADA、对苯二酚、硫酸亚铁、硫酸锰、水杨酸等助催化剂。再经进一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是发现双核酞菁钴砜十磺酸铵结构的摩尔吸氧量是双核酞菁钴六磺酸铵结构的2倍,单核酞菁钴砜六磺酸铵的结构也有类似的性质;二是加入…  相似文献   
9.
10.
PDS法高硫煤气净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原砷碱法脱硫的工业装置上,用PDS脱硫催化剂进行取代试验,使之平稳过渡到PDS法,脱硫效率达到94%-98%,实现了无毒脱硫,解决了工厂的环境问题。PDS法与砷碱法比较,硫磺产量增加15%-19%,碱耗降低25%左右,年增效益42。88万元。同时可以提取副产的两盐,系统的钠与硫基本平衡。本法适用于高硫煤气的一级脱硫,已于1996年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