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中二北Ng5稠油藏位于孤岛背斜构造的北翼 ,属河流相正韵律沉积 ,含油面积 2 .2 2 7km2 ,地质储量5 82 0× 1 0 4 t,油藏埋深 1 2 90~ 1 3 1 5m ,平均孔隙度3 0 0 %~ 3 3 0 % ,有效渗透率 1 2 64~ 2 0 3 5× 1 0 - 3μm2 ,地面原油密度 ( 5 0℃ ) 5 0 0 0~ 2 5 0 0 0mPa·s,具有层薄、高渗、强非均质性的特点。 1 992年开始进行蒸汽吞吐开采 ,目前有油井 98口 ,开 84口 ,日液水平2 962t,日油水平 4 2 5t,综合含水 85 5 % ,平均动液面689 4m ,采油速度 3 93 % ,采出程度 2 9 1 4 % ,累产油 1 88 3 3 7× 1 0 4 t,累…  相似文献   
2.
1.基本概况 孤岛油田中二中单元于1972年5月投产,1975年8月采用四点法井网投入注水开发,1998年采用七点法注采井网。经过近30年的注水开发,特别是近十余年的强注强采,剩余油高度分散。为了提高该特高含水单元的最终采收率,经试验后采取注聚合物三采工艺,在中心区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1年11月开始在中二中Ng3-5扩大区实施。目前该区块己经完成第一段塞的注入量,日液水平2962t,日油水平506t,综合含水95.6%,初步见到注聚效果。  相似文献   
3.
1 平面上剩余油分布规律从中二北Ng5剩余地质储量分布情况来看 ,单井剩余地质储量大于 6 0× 10 4t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热采区的西部和东部。从中二北Ng5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情况来看 ,剩余油饱和度大的区域同样集中在热采区的西部和东部。热采区西北部由于水侵强烈 ,油井综合含水高、单井日产油能力低 ,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饱和度和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较高 ;热采区东部由于渗透率较低 ,油井的生产状况一直不是很好 ,采出程度也较低、剩余油饱和度和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较高。根据目前的开发技术水平 ,主要挖潜方向在生产状况较好 (含水较低、…  相似文献   
4.
孤岛油田中二北稠油油藏位于孤岛背斜构造北翼 ,属于具有边底水的层薄、高渗、强非均质性稠油油藏。在开发中存在储量动用难度大、非均质性强、水侵、出砂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高效开发和提高采收率 ,必须加强综合治理和应用多种配套技术。1 技术对策及管理针对稠油环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应用新工艺、新技术 ,加大难动用储量开采力度 ,制定了以改善平面和纵向上储量动用不均 ,控制含水上升和水侵速度 ,提高吞吐效果为重点 ,以井网加密调整、泡沫调剖、高温堵水、化学解堵、防砂等配套技术为手段 ,对热采区进行了综合治理 ,采…  相似文献   
5.
1.存在问题 孤岛油田33—534井区位于中二北热采单元东部边缘,平均孔隙度31.6%,平均有效渗透率1.564×10~(-3)μm~2,泥质含量8.9%,地面原油粘度(50℃)7000~25000mPa·s,与中心井区相比较油层发育较差,层薄、渗透率较低、油桐。该区第一批新井于1997年2~3月完钻,但是由于高压注气管网、井站流程等地面配套工程建设迟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