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体钻井全井段环空流场改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体钻井以可压缩气基流体作为循环介质,环空流速沿井深分布不均,容易导致下部井段井眼净化不良、上部井段冲蚀严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气体钻井全井段环空流场进行优化改善。借助现代计算流体力学,考虑钻具偏心、旋转、截面突变等复杂情况,建立了气体钻井的环空流体动力学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任意井深处环空多相流动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一套全井段环空流场改善方法,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数值评价。结果表明:井口加载回压配合井下气体分流技术能有效地限制上部井段环空流速,减少冲蚀,降低井底压力和地面注气压力,提高下部井段井眼净化能力和水力能量利用效率,实现改善全井段环空流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技术难度较大,钻采工程技术服务的实力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壮大起来的,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这取决于不断创新的奖励机制.而要适应市场奖励机制,则在于加大技术储备,提高施工装备更新配套水平,强化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千方百计与现场监督和谐相处,建立相应的后续配套机制.这不但有利于钻采施工队伍拓宽国内外市场,激励持续进取,而且为甲、乙双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使更多的施工队伍成为越来越多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可靠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3.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属于致密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气井均需通过水力加砂压裂才能获得工业性气流。由于气井压裂后返排不彻底易造成压裂液与压裂砂沉积于井底或附着在管壁上,造成气井堵塞。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提出了砂堵气井“沉降法”解防堵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井筒温度是油气井建井工程的重要参数,对于高温高压气井,实践证明在井中放置温度探测器来测量温度数据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作业成本。可采用准确率较高的数值分析手段对井筒内压力温度分布进行预测。以往的温度预测模型在确定气体参数时,很多情况下把井筒内的气体黏度认为是不变的,而实际上黏度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尤其是在高温高压情况下,气体黏度在不同的井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量,通常只考虑低压情况,计算误差将很大,必须将温度和压力进行耦合分析,才能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为此,针对高温高压的特殊气井,考虑纵向传热和动态黏度变化,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模型,对温度-压力进行耦合分析,采用双重循环方法来求解,内环求压力,外环求温度,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及可靠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考虑了热量沿井筒的纵向传递和不同压力下气体黏度的变化对温度的影响,使井筒温度分布计算与实际更加吻合,所提出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为研究温度对套管接头密封和套管附加载荷的影响等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纳米技术在国内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成效及再创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拥有研究和生产纳米材料的技术实力。纳米技术展示出高新技术特色,具有高效功能的纳米材料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油气田开发中的封堵调剖、降压增注、层内驱油、油水净化等领域也开始逐步引入纳米技术。为开发纳米技术的巨大市场潜能,在分析纳米技术研究及应用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对策:寻求更广泛的技术合作途径,提升推广应用技术水平,重视石油行业纳米标准的研究,纳米技术创新选向。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纳米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加砂压裂转向配套技术描述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向是压裂的重要配套技术, 需要有规范地描述。研究表明, 高压注入井下的工作液, 在油管、 井筒和地层内逐级进行转向。转向的条件不同, 使用的转向材料有所区别, 发挥针对性的功能。转向技术描述模式, 包括转向部位、 转向材料和转向技术类型及性质。实例分析, 描述模式使用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李春生  段长春 《吉林水利》2010,(6):56-57,64
本文分析了目前伊通河流域水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加强伊通河流域管理、全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快污水资源化的水污染防治对策,旨在为伊通河流域水环境改善,保护松花江水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凝液罐长度及其与换热器相对安装高度的计算过程;阐述乙烯装置和MTO装置中换热器凝液控制的不同设置方法,对比分析各种设置时气液分离效果、仪表控制复杂程度、投资和适用场合,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气藏,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创造一井压裂多采裂缝的条件,成为工程专业技术研究的热门。八角场致密凝析气藏尝试用首口水平井开采。二期第一阶段重复压裂6段,分批投堵塞球、暂堵部分孔眼,实现井筒自然转向作业;第二阶段分压8个新射开孔段,均实施桥塞井筒转向作业,并分批及时放喷排液。创多项国内外水平井压裂施工作业新纪录,技术特色倍受广泛关注,获得明显成效。通过对压裂工艺技术宏观剖析,确认裸眼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联作将更高效技术途径新选向。  相似文献   
10.
以敏感性分析为理论基础,定义了径流过程(因变量)依大气环流因子(自变量)的敏感度,并采用BP算法来识别大气环流因子对径流过程的耦合作用,从而完成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映射关系的识别。结合嫩江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历史资料,计算出径流依大气环流因子的敏感度,最终评价出影响嫩江流域径流过程的关键性大气环流因子为极涡面积和强度指数、中纬度环流指数和青藏高原环流指数等3大类,该评价结果符合嫩江流域的水文气象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