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钻井已经使石油工业在开发低产能油藏如稠油油藏、致密并且有天然裂缝的油藏、存在气锥和/或水锥等问题的油藏,以及提高采收率采油的应用方面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本文研究的仅是处于一次开阶段的低产能常规稠油油藏中水平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新型SKR 14—50/50-337(Ⅱ型)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在克拉玛依油田的研制及使用情况。该井口装置很好地解决了早期7英寸双管热采井口装置的缺点和不足,同时又秉承了原先双管井口装置的优点和长处,能满足稠油井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实现自喷、注汽、抽油、测取井下动态数据等生产工艺措施,提高稠油井的生产效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双水平井SAGD水平段长度通常比常规热采井水平段更长,SAGD生产过程注采水平井间易出现水平井段局部汽窜、动用不均匀情况,影响了SAGD井组开发效果并增大了调控难度。为了提高水平井段动用均匀程度,建立了水平井等质量出流理论模型并设计了均匀配汽管柱。该工艺在风城SAGD先导试验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对SAGD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介绍杆式泵在彩南油田几种工艺中的应用情况及其配套使用的管柱组合,取得显著的生产效果。这些经验,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风城油田2009年部署的直井产能井主要是常规蒸汽吞吐直井和组合式直井,通过分析风城油田油藏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参考相似油田开发经验,对组合式直井的完井方式和生产管柱进行优选,最后确定该区组合式直井采用筛管完井,采用隔热油管注汽、生产。  相似文献   
6.
SAGD循环预热效果是影响SAGD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关系到SAGD生产阶段调控难度和最终采收率,SAGD循环预热效果决定着井对之间热连通效果及蒸汽腔的初始发育状态。通过优化设计循环预热管柱结构、关键操作参数及调控方法,并在风城重37SAGD先导试验区进行现场实施。现场试验表明,优化后的双水平井SACD循环预热技术提高了循环预热连通均匀程度和缩短了循环预热周期,转SAGD生产初期生产状态较好,该技术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新疆稠油油藏2006年进入规模开发,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适用于新疆油田浅层碉油水平井的一系列采油工艺配套技术,介绍了几项新疆稠油水平井采油配套工艺技术-水平井注汽、抽油管柱、配套井口、水平井斜抽泵、防脱、防偏磨斜抽杆柱、温度测试技术。这些技术为稠油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有效保障,在2006年成功应用于新疆油田在百重7井区、九7-九8区、九6区、克浅109井区开发的105口稠油水平井。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田某油区内出砂稠油热采井普遍采用割缝筛管进行简易防砂,割缝筛管缝宽设计缺乏依据,防砂后油井产能损失严重,亟需开展割缝筛管缝宽设计的相关研究。模拟目标油区稠油、地层水携砂流动与地层砂条件开展割缝筛管挡砂堵塞实验,分析不同缝宽割缝筛管在稠油堵塞以及稠油与地层砂复合堵塞条件下渗透率变化规律与挡砂情况,结合防砂性能指标定量评价完成缝宽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割缝筛管在稠油堵塞和复合堵塞阶段均发生明显的渗透率损失,堵塞平衡后筛管渗透率均降至0.3 μm2以下;提高割缝宽度,筛管在挡砂过程中渗透率增高,渗透率损失幅度和损失速度均呈现降低趋势,但降低缝宽有利于提高筛管挡砂率;对于目标油区中值粒径0.25 mm地层砂,割缝宽度0.30 mm筛管综合防砂性能最好。割缝宽度的优化研究考虑了稠油热采井出砂时间,可为该类油井防砂后产能评价与防砂介质精度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风城油田油藏埋深浅,SAGD先导试验开发前期操作压力高,压井时机判断难度大,经常发生压井时机不合理现象,导致压井效率低及延长作业周期。为了确定SAGD水平井合理压井时机,根据SAGD开采特点及机理,分析影响压井时机主要因素,结合前期水平井压井、修井数据分析计算,推导出一套适合风城双水平井SAGD合理压井时机预测方法。通过现场检验,表明该方法所预测的泄压时间合理、可靠,且方法简单,便于现场操作,适用于不同汽腔发育程度、操作压力等条件的SAGD井组,为SAGD水平井安全、高效修井作业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风城油田重32 SAGD试验区4组井在先导试验有杆泵举升过程中,水平井段前端均不同程度发生汽窜,采用多种措施均未能有效改善井下连通的状况。鉴于此,采用在生产井泵下接尾管控液工艺技术,可有效改善水平井段后端的连通状况,提高水平井段动用程度,从而提高SAGD水平井的工艺开发效果。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尾管控液技术之后,该井组水平段动用长度由150 m提高到250 m,动用率由37%提高到63%,日产油由16.3 t上升到25.1 t,日增油8.8 t,油气比由0.23提高到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