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堰塞体具有物质组成复杂,结构不均一的特点,给传统物探方法应用带来局限性.目前国内外有关堰塞体的研究资料极少,为研究清楚堰塞体物质结构组成,指导堰塞坝病险情处置,笔者在堰塞体上进行了相关实验.由于常规电法及地震法不适宜开展,而天然源面波法具有场地适应性强,勘探深度大,探测结果分辨率高的特点.本文选用天然源面波的方法,通过...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由于动校速度不准而产生了剩余动校正量,从而影响叠加效果。为此,提出了迭代叠加算法,首先在叠加结果上,利用面元预测的办法来求准某一点某一时刻的地层倾角方向,然后在此方向上,对一个局部面积求和,并以此作为该点该时刻的准确位置;再在CDP道集上求出该CDP道集内的各道与之相应的时差,且认为是该时刻的剩余动校正量,最后进行消除。由于该方法的计算量相当大,且主要集中在道集内部进行,因此对该方法进行了并行化设计。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剩余动校正量。  相似文献   
3.
复杂地表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山地地震勘探中地表相对高差大的复杂地表,研究提出了基于地表的叠前时间偏移积分算法以及建立基于地表的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技术。该偏移算法应用波动方程Kirchhoff积分解,直接从地表炮点和检波点位置出发计算旅行时,获取地下反射点的成像。克服了常规地震资料成像软件对地表相对高差大的山地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先高程校正,后偏移成像的缺点,从而获得较为精确的偏移成像。实际资料处理中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弹性波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CT)工程速度反演在地下孤石探测时效果较差的问题,借鉴电磁波CT能量衰减方式进行弹性波CT衰减系数反演,以直达波第一个波峰幅值平方作为波形能量值,进行距离校正后,作归一化处理,拟合出单炮震源与检波器间扇形区域的介质整体衰减系数。根据拟合相对误差,计算出震源到各检波器间介质直线衰减系数,反演出衰减系数剖面,作为异常判别依据。经过武汉地铁机场线孤石弹性波CT勘察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衰减系数反演对于小缺陷的灵敏性高于速度反演;衰减系数反演得到的衰减系数相对极差大于速度反演得到的速度相对极差,更利于异常划分。研究成果可供弹性波CT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找出地下空间的不良地质条件,采用高密度电法与大地电磁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区进行了探测研究。通过对高密度电法和大地电磁法反演结果图中低电阻率异常区域进行分析,推断可能的断层发育区域或断裂带与地质资料相吻合。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浅的探测深度,而大地电磁法探测深度大,精度略差。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相互印证,更好地确定断层的位置。因此,在地下空间地质调查中,两种方法相结合,可精准确定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弹性波CT测试过程中,为保护钻孔孔壁及发射、接收探头,常常在钻孔中放置套管。根据理论,当弹性波在套管中的速度大于在周围介质中的速度时,会产生折射波,如果把折射波走时参与反演计算,则影响反演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在地铁线路勘探中利用钻孔间弹性波CT方法勘察孤石的实例,分析了在低速介质(黏土)中寻找高速异常体(孤石)的复杂情形。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当钻孔存在套管,且弹性波在套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套管周围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将会在套管中产生折射波,并且折射波会早于直达波到达检波器;如果以折射波初至时刻进行反演计算,会得到异常体移位、虚假异常体等结果。为此,依据初至起跳相位与正常直达波相反、初至走时为线性这2点来判定折射波,提取正确的直达波并进行反演计算。通过研究可知,该方法能准确判定异常体的位置、范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用迭前多道记录平均估算子波功率谱的方法,使反射时间序列更符合平稳随机假设。对于子波相位问题,则采用指数加权,从而避免了传统反褶积方法中子波最小相位条件的限制,增强了本方法的适应性。在滤波器选取方面,为兼顾频率域和时间域响应的特点,选用butterworth滤波器,从而达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从理论和实际资料处理来看,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