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油田作业液储层损害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油田作业液对储层的损害机理,以涠12-1油田天然岩心和人造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种作业液污染储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滤液、原油和油基钻井液滤液分别污染岩心后用注入水驱替时,岩心渗透率显著降低,而用煤油驱替时,渗透率变化不大。油基钻井液固相、原油、完井液分别污染岩心后用注入水驱替时,岩心渗透率严重降低。各作业液间及其与地层水之间不配伍是使岩心渗透率降低,造成储层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确确定稠油油藏的加热半径和动用半径,是油藏确定井距、制定调整措施的基础。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稠油非达西渗流理论,分别对稠油的加热半径和动用半径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多轮次注汽后,不同油层厚度下注汽量和加热半径关系和不同流度与动用半径关系,计算的动用半径与现场实测情况相近。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加热半径、动用半径随流度的变化模式,确定了不同油藏类型的最小井距。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先导试验区不封闭的特点,采用多级别油藏模型应用、逐级分离外围井和外围层的方法,有效解决了静态法劈产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基于不同时期取心井分析资料,建立了储层物性时变模型,精确描述了不同开发阶段的油水运动规律。根据不同阶段的开发特征,制定了分时段历史拟合方法,高效准确地拟合了试验区各项开发指标。在高精度数模模型基础上,优化了井网调整方式和化学剂注入参数,现场实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