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进军深水——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重点正逐步由常规向非常规、由陆上向海上、由滩浅海向深水海域转移。目前中国石油在资源、服务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具备了走向深水的现实基础,但因自身深水工程技术能力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差距大,需要走有别于传统陆上的发展之路。围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深水探区勘探开发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中国石油走向深水的目标,并绘制了发展路线图,对经营方式、装置配备、关键技术、人才培养和HSE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深水工程技术能力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并推进实施、尽快开展推进核心装备与设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立柱式生产平台(SPA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应用于深水的浮式平台之一,国内对SPAR平台设计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对国外现有17座SPAR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对SPAR平台的发展、整体组成和主要特点进行了研究,介绍了SPAR平台的作业海域、作业水深、平台尺度等关键技术参数,对平台上部组块的功能和配置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明确了当前国外SPAR平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能够对国内相关项目的开展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特别是拥有极为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国人的期盼。文章介绍了当前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达到的技术水平和取得的成就,并明确指出,海洋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勘探开发技术日臻成熟,海上油气新发现已经超过陆上,2010年,全球新增可采储量40.97×108t,其中海洋为33.65×108t,占全球新增可采储量的82.14%,海上油气产量分别达到全球油气总产量的39%和34%;走向海洋是我国资源接替的战略选择,早下决心比较主动。作者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了加快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呼吁中石油、中海油等特大型国有石油企业担当起此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尽早启动针对南海深水勘探开发技术的科研攻关及装备配置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发展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是开发利用海洋油气资源的技术物质基础,是实现国家战略部署和国内外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十一五"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陆续实施的系列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建设项目后评价进行了效果分析,总结了经验,结合未来国家海洋油气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提出了中国石油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进的灰色模型在油气成本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灰色预测模型因所需样本数据少、计算简单而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要求数据序列符合光滑离散函数且以数列的第一个数据点为定解条件,这就影响了一般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和预测精度。文章引入阶跃函数以求改变原始数列的光滑度,以原始数据序列中每一点为已知条件分别求解预测公式和预测误差,以预测误差最少的预测公式为最佳预测模型。修正后的灰色预测模型不仅提高了预测精度,而且对具有突变点或断点的数据序列也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将新模型应用于中石化河南油田的油气生产成本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单筒双井技术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洋石油开发中应用的单筒双井技术,以单筒双井技术在赵东C4区块的应用为例,从技术和经济2方面与传统单筒油气井技术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在赵东C4区块的开发中首次在整个丛武井组采用单筒双井技术,减少了井口平台尺寸及数量,同时扩大了移动钻井平台及作业平台的选择范围,降低了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