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飞  屈元元  王金彪 《机床与液压》2019,47(21):121-125
根据飞机惰化系统所需的引气技术指标,设计并实现了引气模拟系统及其控制系统。采用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实现引气压力控制,采用温控仪及可控硅调功器和K型热电偶等实现引气温度控制,基于LabVIEW及信号调理实现系统数据的采集及过程控制。气源出口压力采用继电器开关控制空压机启停实现,引气压力和温度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试验结果表明,引气模拟系统能够实现惰化入口要求的引气压力和温度,其控制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民用飞机燃油系统地面试验台结构复杂、质量大,且控制系统精度要求高、响应时间要求快,因此液压系统是其动力源的最佳选择。对适用于某型民用飞机燃油试验台的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从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伺服控制器工作原理、自循环清洗原理以及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管路直径、换热面积以及冷却水用量等关键参数计算方法及调试结果,对核心部件的选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飞机加油系统要求的加油压力指标为输入,设计并研制了一套地面加油模拟系统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台综合试验。采用旁路分流和串联节流的方式,基于电液伺服调节方法实现加油压力和流量闭环控制。上位机采用LabVIEW软件及信号调理系统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输出,利用PID控制算法实现过程控制。基于负载模拟和两路压力闭环控制通道切换的方法,使加油压力在地面得以稳压,在加油接头处具备良好的精度和稳定性。给出了几组阶跃响应和冲击响应试验曲线,结果表明:该加油模拟系统能够提供飞机要求的加油压力,其控制精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综合运用以冷焊技术为主的多项铸铁修复技术,对一台报废Volvo机体进行缺损部位修复,使其得以重新利用。修理工艺主要涉及清理、焊补、镗修、检测等四部分内容。通过对修复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摸索出了以铸铁冷焊为主的多项修复技术在机体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并且总结出利用普通卧式镗床装夹数控刀具镗修缸孔的工艺过程,为今后修复此类铸铁类大型零件关键部位缺陷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是在适宜条件下丝状真菌产生的毒性次级代谢物,多见于粮食中,对动物、人体健康危害巨大。文章以真菌毒素概述为切入点,简单分析了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代表性毒素,提出了粮油真菌毒素传统检测技术与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中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及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就业指导方面对美中两国高校学生工作进行比较,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先进经验,对加速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市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提高大学生的化品味、鼓励大学的学术自由、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及加强情商教育等几方面论述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支持向量机的泛化能力,研究了Bagging集成学习方法对于支持向量机的提升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提升作用不明显。通过模拟数据扰动的方法,在标准数据集上通过试验定量比较了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相对于神经网络来说是一种稳定的分类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扰动法,即通过子空间法扰动数据特征,通过Bagging算法扰动数据分布,来达到提高基分类器之间差异性的目的,在标准数据集和故障诊断数据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重扰动法较好地提升了支持向量机的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港团河施工便桥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金彪 《山西建筑》2009,35(20):306-307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便桥的设计和检算,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步骤,指出该钢便桥结构稳定,承载力满足施工需要,且施工方便,没有污染,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装配式混凝土木混合结构是集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材料的优势、协同作用形成的新型建筑体系,其以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预制非承重木骨架组合墙体实现建筑的多项功能。介绍上海电气研砼建筑科技集团2个项目的研发背景、混凝土木混合结构的构造形式和在装配率、节能、低碳、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可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