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现今全球发现油气田数量最多的盆地类型,也是控制油气形成最重要的盆地类型.以墨西哥湾盆地为例,分别阐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对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和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被动大陆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中为油气形成提供连续稳定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烃源岩物源;提供优质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储层;提供保存烃源岩并且形成盖层和圈闭的蒸发盐;提供烃源岩保存及盖层形成的构造等.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对油气形成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塔中地区T7^4界面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T7^4界面是塔中地区奥陶系重要的不整合界面,在其下的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中已获高产油气流。塔中地区石油勘探实践及T7^4界面形成时期地理地质条件的分析为塔中地区同期碳酸盐岩岩溶的广泛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以现代岩溶形成理论为指导,对发育于T7^4界面之下的碳酸盐岩体中的古岩溶研究表明,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主要以发育于T7^4界面之下250~300m的裂缝、孔洞为主的侵蚀面岩溶,垂向上具有良好的分带性,自上而下大致可以分为表生岩溶带、垂直渗流带、季节变化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古岩溶的发育主要受古气候、岩性、构造、古地形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其中岩性、古地形及古水文地质条件尤为关键;古岩溶高地南、北两侧的岩溶坡地坡度较缓地带,应是下一步石油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发育于碳酸盐岩中的古岩溶构成了重要的油气储集体,溶蚀水源、水化学场和水动力场是影响古岩溶发育的3个主要因素。对长庆油田、川中磨溪气田和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研究表明,压释水作为溶蚀水源在岩溶形成和油气运秽聚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岩溶的发育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古岩溶的演化控制了磨溪气田L1^1储层岩溶气藏的储集特征;古构造、古断裂、古水文系统和古岩溶地貌是造成古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储集性能较好的古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为未充填洞穴储层和大型洞穴充填孔隙型砂岩储层。随着岩溶型储层概念和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提出,古水文地质分析工作在储层预测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塔中地区T47界面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T47界面是塔中地区奥陶系重要的不整合界面,在其下的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中已获高产油气流.塔中地区石油勘探实践及T47界面形成时期地理地质条件的分析为塔中地区同期碳酸盐岩岩溶的广泛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以现代岩溶形成理论为指导,对发育于T47界面之下的碳酸盐岩体中的古岩溶研究表明,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主要以发育于T47界面之下250~300 m的裂缝、孔洞为主的侵蚀面岩溶,垂向上具有良好的分带性,自上而下大致可以分为表生岩溶带、垂直渗流带、季节变化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古岩溶的发育主要受古气候、岩性、构造、古地形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其中岩性、古地形及古水文地质条件尤为关键;古岩溶高地南、北两侧的岩溶坡地坡度较缓地带,应是下一步石油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西部康克林组沉积期沉积相及相模式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一二叠系发育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的生物礁滩体。在对塔西地区康克林组沉积期沉积体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区康克林组沉积期的岩性、岩相、沉积序列及相带的横向展布规律,建立了碳酸盐岩缓坡沉积模式。认为:塔西地区康克林组沉积期可划分出台地边缘礁滩、局限台地、潮坪3个沉积相带;塔西地区康克林组沉积早期与晚期具相异的沉积环境,区域相带的迁移特征反映了海平面升降变化和古地形对沉积格局的控制;康克林组沉积期礁滩体发育,横向上具良好的可对比性,分布范围广阔,是塔里木盆地西部重要的勘探目标层系之一。图6表1参1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