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储层优势渗流通道对安28断块开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28断块在短短的三年开发中暴露出压力下降快,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注入水利用率低,开发效果差等矛盾。通过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对其地层、构造、储层特征等进行了多方面细化研究,认为:储层中优势渗流通道是影响开发的主要原因。通过精细研究优势渗流通道的发育及其变化规律,采取了有效的注采井网调整和部署,最终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遏制别古庄京11断块油田产量急速下降,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的精细刻画,对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及其耦合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微幅鼻状构造(微鼻)和三角断块高点连线构成的6个微构造凸起带是剩余油分布的最有利构造部位;砂滩和砂坪以较差的储层物性成为注水效率较差的储集相带;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直接决定了注入水推进方向和速度,形成差异性水驱,是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最关键的地质因素。在上述3个地质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处于微鼻和三角断块砂滩、砂坪沉积微相是剩余油最为富集的区域,也是油田部署加密井最有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地质构造复杂矿井,倾斜厚煤层采用倾斜分层联合走向长壁采煤法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认为该方法是实现矿井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