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8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为在布局设计初级阶段实现平面布局方案的优选,从本质上减少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构建了基于AHP 与DEA 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化工企业平面布局安全评价模型.依据平面布局不合理对应急救援的影响,从消防设施布局、消防道路布局和疏散布局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 和DEA 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指标权重,以隶属度函数曲线为基础,得到各评分集的隶属度,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用该评价模型对化工企业布局方案进行优选,选出的布局方案与分析的一致,表明该评价模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全球燃料清洁化的总趋势是汽油向低硫、低烯烃、低芳烃、低苯和低蒸气压发展。随着国VI汽油标准的颁布,国内燃料清洁化步伐加快,提高汽油池高辛烷值调合组分含量、降低烯烃、芳烃含量的烷基化工艺技术越来越受到炼化企业重视。本文对硫酸法与氢氟酸法烷基化技术的主要专利商、原料和产品质量、投资、公用工程和催化剂消耗、安全和环保等方面进行对比阐述,为烷基化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华北石化公司碱渣处理装置因其引烟道气系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对环境保护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对烟道气引气系统的技术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条件,找出影响机械密封运行效果的因素。按照泵的不同情况对机械密封进行重新选型和系统的改造完善。此外,从泵的配件选用、维修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着手来保证泵的平稳运行,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并延长机械密封的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5.
乙炔加氢反应器全周期操作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乙炔加氢反应器作为乙烯工业流程的重要环节,其运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乙烯产品的产量和纯度。在一个运行周期内,乙炔加氢反应器内催化剂活性会随时间推移而缓慢降低,使操作点偏移,乙烯产量会随之降低。为了实现全周期操作优化,通过研究催化剂的失活机理,提出了考虑绿油累积效果的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进而改进了乙炔加氢反应器二维非均相模型。通过在gPROMS平台模拟反应器全周期运行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在上层运用Matlab优化器与gPROMS平台交互求解一个运行周期的操作优化问题。优化结果表明,与定值温度补偿方案相比,全周期操作优化在经济效益和反应器再生周期两方面都要优于定值温度补偿方案,且同时优化入口温度与入口加氢量的全周期操作优化方案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压加氢裂化装置干气因压力低而无法并入装置燃料气总管的实际情况,提出增设膜分离氢气回收系统、提高加氢装置自产干气系统压力、回收干气进瓦斯管网的方案。通过分析干气压力提高对分馏塔操作、脱硫塔脱硫效率的影响,证实了干气并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乙炔加氢反应器作为乙烯工业流程的重要环节,其运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乙烯产品的产量和纯度。在一个运行周期内,乙炔加氢反应器内催化剂活性会随时间推移而缓慢降低,使操作点偏移,乙烯产量会随之降低。为了实现全周期操作优化,通过研究催化剂的失活机理,提出了考虑绿油累积效果的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进而改进了乙炔加氢反应器二维非均相模型。通过在g PROMS平台模拟反应器全周期运行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在上层运用Matlab优化器与g PROMS平台交互求解一个运行周期的操作优化问题。优化结果表明,与定值温度补偿方案相比,全周期操作优化在经济效益和反应器再生周期两方面都要优于定值温度补偿方案,且同时优化入口温度与入口加氢量的全周期操作优化方案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炼化企业生产装置建设与生产运行周期的需求,提出了智能模拟工厂的概念,并开发了相关技术。以某炼化工厂制氢、醚化2个新建装置为案例,通过使用智能模拟技术开发虚拟装置系统的过程,验证了工艺流程与控制方案的设计,同时预调试DCS组态并整定出初步的PID控制参数;通过在该虚拟装置上反复开停工操作,制订出详细完整可靠的生产操作卡,操作工在该系统上进行操作培训并得到科学考核评价。智能模拟工厂技术在2个装置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项技术在炼化装置建设阶段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奠定了将来在生产运行阶段、智能生产操作、智能优化的技术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异丁烯是重要的石化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汽油调和组分、丁基橡胶、异戊橡胶、MMA和聚异丁烯等产品。异丁烯主要来源为炼厂催化裂化和乙烯裂解,其中炼厂异丁烯主要富集在混合C_4。国内异丁烯90%以上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调入汽油,其余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届时MTBE将不能作为汽油调和组分,炼厂异丁烯面临着迫切的转产形势。直接烷基化、间接烷基化和高纯度异丁烯等是未来炼厂异丁烯可以考虑的转产方向,从原料来源、市场容量、投资与成本、MTBE装置利用和技术可靠性等方面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直接烷基化方案可有效转化炼厂的异丁烯,但存在异丁烷不足和现有MTBE装置闲置等问题;高纯度异丁烯方案可利旧MTBE装置,并生产价值较高的高纯度异丁烯,但下游市场容量较小;间接烷基化方案可利用现有MTBE装置改造,产品质量好,是较为理想的转产方向,但目前国内工业化装置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