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详细分析了转换波资料特征的基础上,以苏里格气田实际采集的多波资料为对象,开展了极性反转、转换波静校正、叠前噪声压制、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等关键处理方法的研究.提出了PS波构造相似法转换波静校正、分频噪声压制技术及共转换点道集抽取解决方案,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黄土塬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激发条件差,地层对激发能量吸收和衰减严重,造成采集的野外资料信噪比较低,通过静校正、去噪等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提高了创面的信噪比,频率达到50~60Hz,为层序研究及石油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三低"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砂体纵向相互叠置,横向复合连片,有效储层相对较薄、气水关系较复杂。针对以上地质问题开展多波地震处理及流体检测技术研究,重点进行了转换波静校正、速度分析、纵横波一致性处理等多波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了多波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创新应用多波联合叠前同时反演、多波AVO分析、岩石弹性参数交会等技术,获得了更加准确的弹性参数体,降低了单一纵波储层预测的多解性。由于采用独立变量的两种弹性参数交会寻找储层的异常响应,比单一地震参数预测可提高对储层异常的分辨率,因此,提高了岩性和流体检测的精度,使有效储层(指气层、含气层累计厚度)预测的符合率到80%以上,在苏里格气田勘探和开发井位部署中应用效果显著,为苏里格气田大规模的提交储量和有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苏里格气田是迄今为止中国陆上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该气田的主要含气目标层系内,有效储层(气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快,钻井风险很大。从有效储层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出发,论证了有效储层地震预测的思路和可行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数字地震野外资料采集方法。在资料处理中,强调对叠前道集动力学特征的保持性处理,获得了可用于叠前反演输入的高品质CDP道集。在此基础上,利用叠前反演和AVO分析预测天然气有效储层。2006年在苏里格气田100km2的范围内,通过全数字地震的配套技术,共提供开发井位30口,钻探评价结果显示,钻井成功率由以前的60%提高到90%,气层钻遇率达到100%,极大地提高了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要产层盒8段为典型低孔、低渗薄储层,利用常规地震方法预测有效储层存在很大难度。多波勘探技术因增加了横波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岩性和流体预测精度。针对多波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多波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着重讨论了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转换波成像技术、纵横波的精细标定、纵横波联合解释、联合反演等多波应用的关键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转换波成像难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多波AVO、多波联合叠前反演为核心的流体检测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钻探井位的成功率,形成了一套针对苏里格西区多波地震流体检测的预测方法,应用实例表明多波技术在研究区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上半年,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苏6-苏16井区,开辟了我国第一个陆上多波地震试验区。在整个多波技术的论证和实施过程中,针对苏里格气田特殊和复杂的表层和地质条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多波勘探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从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技术环节展开了全面的攻关、试验和研究。通过一年半的应用实践,不但获取了品质优良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而且初步形成了一整套陆上多波勘探的方法和技术系列。在对该井区已经完钻的31口开发井的应用验证中,符合率达到了83%。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地震勘探技术向多分量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我国陆上岩性勘探中大规模利用多分量技术开辟了新的思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要产层盒8段为典型低孔、低渗薄储层,利用常规地震方法预测有效储层存在很大难度。多波勘探技术因增加了横波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岩性和流体预测精度。针对多波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多波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着重讨论了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转换波成像技术、纵横波的精细标定、纵横波联合解释、联合反演等多波应用的关键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转换波成像难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多波AVO、多波联合叠前反演为核心的流体检测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钻探井位的成功率,形成了一套针对苏里格西区多波地震流体检测的预测方法,应用实例表明多波技术在研究区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