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井间砂体定量预测的泛克里格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泛克里格法是一种非平稳的地质统计学方法,在应用其进行井间砂体预测时,以井点处测井资料解释的砂岩厚度为控制条件.通过分析不同方向砂岩厚度的变化趋势.建立反映各个方向砂体变化剧烈程度的漂移多项式表达式,结合变差函数的计算.在求解泛克里格方程组的基础上.给漂移多项式和已知变量赋予最佳的权值,可以对井间砂体的展布进行精确的插值和估计.尤其适合横向变化剧烈的地质变量(如河道砂体的厚度)的估值。该方法在黄骅坳陷柳赞油田沙三段井间砂体预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图5表4参6  相似文献   
2.
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开发体系的关键是提出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协同性的开发计策,构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有序结构,使之符合油藏可持续开发的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入手,提出协同对称法则的概念,并以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开发体系为切入点,总结形成了一种分析开发计策协同对称的关系图版,准确定义了全面、均衡、精细三大开发协同形式的概念与标准,研究形成了“协同形式三分、驱动方式四分的开发计策协同关联三角支撑组合模式”的分析方法,涵盖了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开发三大基本要素(层系、井网、能量)矛盾的解决方法,并结合实例展示了该分析方法能够以科学、协同对称的思维方式抓住问题的本质,及时提出有效的对策及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开发决策制订效率及科学性,为陆相层状砂岩油藏保持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协同学入手,应用协同与对称的辩证关系,将协同学与油藏开发结合,创新形成了协同开发学理论,即应用协同作用与协同效应原理,重复利用原始剩余有序结构构建有序子系统,或重复人工创建有序结构构建有序子系统,因序利导,效应叠加,协同有序开发油藏的理论与方法。以协同开发学为基础,以陆相层状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文中明确了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的主要技术及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体系,直观形象地阐明了协同对称的增储增产开发计策组合模式及协同开发典型的扇贝型生命曲线特征。实例应用表明,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研究能够以科学、协同对称的思维方式抓住问题的本质,及时提出有效的对策及方法,为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全生命周期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引导。  相似文献   
4.
流动单元四维动态演化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流动单元是油气储集最小宏观地质单元,应用室内岩心样品不同注入体积倍数驱替实验、不同开发阶段完钻井的测井参数评价及大量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成因流动单元在水驱开发过程中储层宏观物性参数的演化规律,进而建立各类参数的数学演化模式,找出其相应物性参数的变化因子.并借助工作站三维地质建模软件Earthvision,在原始三维地质属性参数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加载物性参数变化因子,并经数据处理和结果提取,形成各类流动单元随开发过程的四维动态系列演化仿真模型,揭示和预测了不同开发阶段流动单元内部油水运动特点及剩余油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5.
陆相油藏是中国油藏开发的主要对象,由于其自身特点,该类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面临多种挑战,并且不同开发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各异,因此,以动力递进主导的全生命周期全要素协同开发是提高该类油藏开发效果的理论基础。在研究系统动力协同递进开发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油藏开发动力协同递进开发原理,认为层系细分和井网适应是油藏开发的主要引导力,介质超越是油藏开发的主要推动力。借助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就介质超越提出六大油藏开发驱替介质序列和五种油藏开发驱替介质动力协同递进典型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介质超越、层系细分与井网适应等油藏开发六大要素,应用金字塔原理,建立了油藏开发系统全要素协同开发宝塔图版,直观形象地阐明了油藏全生命周期动力协同递进开发模式,2010年依据该图版,按照正常接替递进典型组合模式,在柳赞北区实施气驱开发,阶段末采出程度达到23.4%,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了14.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