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通过煤的挥发份和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用回归分析计算了滇黔桂地区挥发份换算成镜质体反射率的公式:R_0=((37.28917)/(V~Γ))~(0.66748);勾绘了区内上二迭统镜质体反射率等值线图;讨论了上二迭统成熟度分区特征,并对其变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陆良是我国滇黔桂地区为数不多的产出工业天然气的盆地。根据碳同位素与氦同位素以及气组成分析 ,表明该区所产天然气为典型的生物甲烷气。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显示 ,陆良盆地上第三系为气源岩 ,含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 (有机碳平均值达 1.0 4% ,氯仿沥青“A”平均值达 0 .485 % ) ,热解生烃潜量均大于 0 .5。多项地化分析证明 ,生烃有机质类型为Ⅱ2 型干酪根 ,且为未成熟烃源岩。极佳的生气母质类型与丰富的有机质、低矿化度水化学特征、地温适中、未成熟的烃源岩及良好的构造—岩性圈闭等因素 ,是形成陆良盆地工业性生物甲烷气藏的良好条件。在滇黔桂地区 ,存在为数不少类似陆良的构造与地球化学条件的盆地 ,因此也有可能找到更多的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3.
罗槐章 《石油学报》1988,9(1):25-35
南盘江坳陷温浏构造石炭、二叠系固体沥青分布广泛,野外调查主要见有6种产状分布,显微镜下观察,可分为6类显微结构,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沥青的物理性质的描述、元素分析、沥青反射率的测定、沥青的x射线衍射分析,初步可以了解温浏沥青的结构特征,认为温浏沥青属高变质的碳质沥青和碳沥青类。从生油岩的热演化史,讨论了沥青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并对沥青的多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5.
云南陆良盆地面积为325 km 2 ,盆地内上第三系烃源岩有机物丰度高,通过对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 A”和总烃含量、热解生油潜量进行分析,认为绝大多数烃源岩样品已达生油岩标准;通过对岩石热解参数、干酪根稳定同位素和元素组成、煤样组成、族组成和正构烷烃的研究,认为有机质类型绝大多数都属于Ⅱ B 型;通过对镜质体反射率及正烷烃与族组成的研究,认为该盆地烃源岩属于未成熟阶段;参照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的生物气划分标准,把陆良盆地上第三系天然气划定为生物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盆地生物气形成的3 个主要条件:①草本腐殖型有机质含量丰富;②水化学特征是还原状况下低矿化度;③地温梯度为3 .66 ℃/100 m ,地面温度20 ℃。  相似文献   
6.
南盘江坳陷安然构造生物礁中的沥青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然构造生物礁中的沥青,分布于礁岩成岩期后的各类孔隙中,具有格架溶蚀孔洞沥青、裂缝型沥青和裂缝——晶洞混合型沥青三种产状。沥青的显微结构为:中间相球粒、融并的中间相球体,具镶嵌、棒状和片状结构。经沥青的元素分析、X衍射,反射率测定、微量元素和芳烃分析,表明安然生物礁中的沥青具有机质过成熟的特征。通过沥青的油源分析,初步证实安然二叠系茅口组的科—1沥青的油源来自下伏中泥盆统生油岩;上二叠统长兴组的Md—1裂缝沥青的油源来自上覆中三叠的生油岩;有一部分沥青显示了混源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演化程度三方面,讨论了南盘江拗陷上二叠统生油岩地化特征。认为:有机质丰度较高;具多种干酪根类型;有机质演化已达过成熟阶段。文章还对生油岩的热演化史作了论述,并指出了找气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