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聚类在胡十二块油藏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濮凹胡关集油田胡十二块是一个处于高含水期的断块层状油藏,随着近十年来的注水开发,其油藏质量和储量都在发生变化,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开发形势;为了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必须加强强油藏的质量评价工作,了解各砂组、和小层油藏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特点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文中选用了较符合地持规律的模糊聚类方法,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优选了能够反映本区特点的9种参数,分砂组和小层对该油藏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和系统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地球化学录井和地球物理测井中的三项参数Pg、AC、Rt,通过三维趋势分析,建立了一个储层含油性解释模型,并以曙光油田为例说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福拉凹陷位于苏丹共和国Muglad盆地的东北部,福北油藏位于福拉凹陷中部转换带南部,是一个构造-水动力稠油油藏。该油藏具有埋藏较浅、储集层胶结疏松、高孔隙、高渗透以及底水活跃等特点。依据油藏特点应用"排砂冷采"技术进行开发,并采用与之相配套的完井工艺,包括大口径套管、长沉砂口袋完井和射孔时保护厚油层中的泥岩夹层等,使单井日产量平均超过100m3。在出砂严重井采用"有限排砂"开采技术,降低了作业周期和费用,有效地提高了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4.
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已成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它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追踪储层的横向展布,为精细描述储层深度、厚度、物性等参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构造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多井约束反演方法,将地震资料较高的横向分辨率与测井资料较高的纵向分辨率有机的结合,预测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横向变化,为寻找有利目标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测得到的砂岩厚度和孔隙度,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预测精度较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质统计学在储层表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统计学作为油藏表征与油藏模拟的一种有效工具,已经被国内外许多石油公司所证实,原因即在于地质统计学在参数估计,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储层特征的不确定性描述以及综合利用各种资料诸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地质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以及在国内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成藏温度、压力及生、储、盖、运、圈、保的数值模拟,建立了成藏史数值模拟系统,并以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为例说明了这一系统的应用。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古生界煤成烃油气藏的形成有两期:第一期发生在中生代末,但成藏后被其后的燕山运动破坏;第二期在老第三纪,是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本区的油气藏形成主要取决于生、排烃史与圈闭形成期的匹配和油气藏形成之后的保存条件,所以冀中坳陷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应集中于那些喜山期形成、且位于二次生烃区内及其周围的圈闭。   相似文献   
7.
欢17块油藏开采20年,蒸汽吞吐采收率已起过20%,目前油层压力已降至4MPa左右,面临转换开发方式的迫切需要。通过代表性的锦204块蒸汽驱、水驱、氮气驱、天然气驱和氮气+磺酸盐水驱开发方式的研究,结合经济评价,认为欢17块下一步应立足于常规注水开发。转水驱的最佳时机为继续蒸汽吞吐生产300d后,注水温度50℃,注水速度250t/d,最佳采注比1.0。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企业为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积极实施"走出去"海外战略。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石油企业的重要投资地和能源合作目的地。但伊朗宪法只允许外国石油公司按服务或回购合同(Buy-back)的办法勘探开发油田。执行实施伊朗Buy-back合同对中国石油企业来说充满了挑战。为成功实施伊朗Buy-back合同,应从前期策划开始,全面做好设计、采购、施工、试运投产和交接工作。  相似文献   
9.
油田开发后期油藏精细描述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建立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储层地质模型。在胡状集油田的油藏描述中,应用随机建模技术中的顺序指示建模方法对胡12断块沙三中油藏7油组的渗透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序指示建模方法比常用的插值方法更能反映储层参数的变化,而且能够描述由于资料的缺乏而引起的模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伊朗M油田高含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氯盐,在油田投产后不久,多条单井转输管线就发生腐蚀穿孔.管线腐蚀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原油中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氯离子形成了复杂的酸性腐蚀环境;PSL2-L245NS管材抗氯离子腐蚀效果不佳;缓蚀剂筛选实验时偏离实际介质环境和缓蚀剂的油溶性选择错误;转输管线内介质流速对管线腐蚀的影响.解决原油转输管线腐蚀问题要控制转输管线内油水分离形成酸性腐蚀环境,进行防腐缓蚀剂的研究及筛选,研究选用适用于高含硫化氢、氯盐和二氧化碳原油介质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