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五二东区取芯井岩心的观察与细致描述,从岩性、电性、构造等方面对本区克上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单井的沉积微相指标。根据沉积特征与相标志,在单井划相的基础上,结合沉积模式的研究,确定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石炭系是该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目前已发现滴西10、滴西14、滴西17及滴西18井区等4个较大规模的气藏,据最新钻探资料分析,该区还可能有较大规模气藏。通过对目前石炭系主要钻探成功及失利井单井垂向上岩相组合分析,以及主要井区气藏连井剖面岩相结构特征的井震剖析,认为控制该区油气成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以岩相为主,提出一定要以“岩相体”的概念分析识别有利岩相。预测上序列火山岩有利目标主要集中在滴西17气藏外围及斜坡带零散分布的安山岩、玄武岩中;下序列火山岩有利目标主要分布在3处:靠近滴水泉西断裂的斜坡带上零散分布的火山岩;滴西21井以西的安山岩、玄武岩及角砾状凝灰岩为主;滴西33井以东沿滴水泉西断裂附近零散分布的火山岩。这些有利相带的共同特征是火山岩体被风化淋滤时间长,靠近断裂分布。  相似文献   
3.
准确识别火山岩岩性和岩相是进行火山机构重建及地震相刻画的基础。火山岩岩性复杂且变化快,其变化不同于砂岩分布变化服从于沉积规律,而是与火山建造和喷发期次等因素直接相关,造成目前无成熟的预测模型和较强规律性可以遵循预测。选择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火山岩为研究对象,总结出适应火山岩复杂岩性岩相识别的技术方法,即首先利用测井、岩心等基础资料建立关键岩性电性识别图版,落实井点硬数据的岩性纵向分布;其次,建立不同岩性的地震响应特征;第三,在地震波阻抗二次刻画岩性分布范围的约束下,应用数学概率和变差函数分析技术对岩性进行精细刻画;最后,结合测井响应特征进行测井相与地震相的综合标定,建立典型的火山机构地质、测井、地震相模式,为火山岩机构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二叠系梧桐沟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以及沉积相的识别,进而研究了层序沉积体系的分布配置关系,揭示了探区主要气藏分布规律。研究认为,滴南凸起二叠系梧桐沟组可以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Ⅰ-1和SQⅠ-2,SQⅠ-1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而SQⅠ-2主要发育水进体系域,为泛滥平原沉积。SQⅠ-1为主要产气层段,该层段有利油气聚集区主要位于构造隆起区所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道砂及河口砂坝上。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气藏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对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火山岩气藏研究和滚动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综合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火山岩气藏主控因素是:紧邻生烃中心的大型鼻状构造是气藏大规模成藏的基础;断裂与成藏期次的耦合是气藏形成最为关键的因素;良好的岩性及物性空间配置是油气成藏主要条件之一;构造控制火山岩气藏规模,砂体物性控制气藏局部边界。滴南凸起火山岩气藏富集模式可概括为“三控一体”模式,即源控(近源凹陷控制)、高控(古构造高点控制)、断控(气源断裂控制)以及气藏富集呈现“岩相体”富集特征。滴南凸起火山岩气藏成藏模式可为国内外同类气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齐古油田位于地形复杂、构造高陡的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为滨浅湖滩坝砂体沉积,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但是由于地层相对较老,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均处于深埋藏阶段,成岩压实作用强,原生孔隙保留较少,次生孔隙和裂缝发育,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双孔介质储集层,孔喉偏小,储集层排驱压力大,属于非常规致密砂岩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三叠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7个体系域,同时建立了以四级层序为地层单元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的时空配置关系,揭示了探区主要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认为,三级层序边界和四级层序的水进界面是控制该区岩性圈闭形成的重要因素,岩性圈闭主要分布在四级层序上倾尖灭线附近以及中拐凸起斜坡区297井—克021井一带。  相似文献   
8.
滴西12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东段的滴南凸起上,该区钻探显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储集层均为1至几米的薄砂层互层,区域勘探阶段,有3口井5个层段在呼图壁河组呼一段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示了该区呼图壁河组薄层砂体具有极高的含气潜力。由于该区域白垩系呼图壁河组油气水分布复杂,表现为"一藏一砂",加之地层水性质变化较大,应用常规电阻率解释的油、气、水层与实际试油结果符合率低。采用录井与测井相结合识别气层,极大地提高了气层识别的准确率,该方法用于老井重新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DX5井区梧桐沟组储层具有储层较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运用常规波阻抗反演很难对其完成精确刻画。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充分利用了地震波形的横向变化,可代替传统变差函数进行高频成分模拟,对井况的要求低,比传统阻抗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的确定性更强。高频结构受波形变化控制,更好地体现了沉积特征的约束。在提供储层纵向分辨率的同时,横向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