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有机岩石学综合光学法研究了珠江口盆地古近系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分和亚显微组分特征,对典型烃源岩做了干酪根元素分析、岩石热解分析和高温高压泥岩热模拟实验,探讨了其生烃潜力和生烃属性。壳质组及富氢的壳镜组A含量较高,决定了中深湖相有机质的类型为Ⅰ—Ⅱ1型,具倾油性;低含氢的壳镜组B和镜质组含量较高,决定了滨浅湖相和沼泽相有机质的类型主要为Ⅲ—Ⅱ2型(Ⅱ1型为辅),具倾凝析油、气性;腐泥组和惰质组含量低。2类烃源岩在不同演化阶段生烃属性均存在差异。这对进一步研究该盆地古近系不同凹(洼)陷有机相及勘探潜力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惠州凹陷古近系恩平组层序地层划分及展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对惠州凹陷古近系的层序地层研究是以二级层序为基本单元。运用构造-层序地层学理论,在惠州凹陷古近系恩平组中识别出了SB5、SB6两个三级层序界面,将恩平组划分为SQ4、SQ5、SQ6等3个三级层序,并建立了各个旋回层序的构型样式。惠州凹陷古近系恩平组沉积主要为冲积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体系、扇三角洲体系、沼泽体系及湖泊体系。本文对其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惠州凹陷恩平组多物源特征明显,物源方向以西部与北部为主。  相似文献   
3.
4.
为了更好地分析珠江口盆地珠一油气区油气成藏规律和指导勘探实践,以珠一坳陷半地堑为成藏系统,以构造演化为主线,着眼于成藏要素组合,建立半地堑级的油气成藏模式。通过半地堑不同构造带烃源岩条件、油气输导条件、储盖组合条件等成藏要素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半地堑成藏系统油气成藏模式可分为缓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陡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洼陷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和凸起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共4大类型。断陷湖盆地质结构、地层产状和流体势确立了油气运移主方向及油气分布格局。从油气资源分配角度考虑,研究区半地堑可分为缓坡优势型半地堑、陡坡优势型半地堑和近平衡型半地堑共3种结构类型,不同类型半地堑成藏系统油气分布格局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建立了惠州26-2油田油水层的地球化学判识标准,分析了该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特征。惠州26-2油田珠江组和珠海组有来自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生成的两期油气充注,先期充注的、来自文昌组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在珠海组中下部遭受了中等强度的生物降解,后期又有来自恩平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充注。珠江组油藏中的烃类生物降解不明显。根据油藏烃类的组成差异和惠州26洼烃源岩热演化史,探讨了惠州26-2油田周边主断层的开启性及油气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盆地的相对湖平面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近系海相盆地,由于资料限制,很少深入探讨古近系陆相湖盆的湖平面变化。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发育重要的烃源岩和储层,由于无井钻穿文昌组,只能根据地震资料探讨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结合Wheeler变换,定量重建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和湖岸线迁移曲线,并与传统上超点法定性重建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构建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总体趋势一致,但是识别精度差别较大。定量构建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的优势在于:1不仅能反映湖平面总体变化趋势,还能有效反映湖平面的小幅度升降,为识别高级别层序地层单元提供条件;2上超点法定性解释人为主观性较大,造成解释结果的多解性,而Wheeler变换定量解释具有客观性,消除了人为影响,有效降低了多解性;3层序地层定量自动追踪不但有效减少人为解释的工作量,还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获取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研究区文昌组可以划分为2期裂陷旋回和7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7.
恩平凹陷主要目的层段珠江组含砂率较高,泥质盖层封堵能力差异较大,盖层成为油气成藏的关键制约因素。由于珠江组泥岩松散,泥岩岩心无法满足传统盖层测试分析的样品要求。为此借鉴页岩气储层评价思路,对泥岩盖层的微观孔隙、微裂缝发育程度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分析脆性矿物含量、黏土矿物类型等与沉积微相的成因关系,对盖层封堵性进行分析与预测。伴随海侵范围扩大,珠江组上段主体位于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分支流河道间湾微相泥岩中发育片状伊利石与草莓状黄铁矿,水下分支流河道侧翼微相泥岩中高岭石含量较高,且含有石英颗粒。泥岩微相类型与油气分布对应关系表明分支流河道间湾微相泥岩盖层封堵性能好,而水下分支流河道侧翼微相泥岩盖层封堵性能较差。含石英等陆源脆性矿物较高泥岩的测井密度值相对较低,密度曲线波动较大。通过对泥岩盖层进行泥岩含量反演与井震联合分析,预测了优质盖层发育的微相类型与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8.
地震-地质方法识别生物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礁的油气勘探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其中地震—地质解释是该项工程的先导和基础。地震—地质解释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礁的地质评价及礁油藏勘探的成功率。准确识别生物礁需要认识造礁生物的生长特点、了解研究区的地质演化背景、明确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点与另外几种地质体反射特征的区别,要特别注意应用磁力及重力资料开展综合分析;在已有钻井地区,可进一步依据测井资料及岩心薄片分析资料,可更准确地识别出生物礁。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纪幕式裂陷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近年来裂谷盆地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认识到了裂谷过程的多幕性。通过对裂陷期内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超覆、地层大量缺失以及三级层序空间展布的旋回性分析,论证了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纪是典型的幕式裂陷,其具有“两幕裂陷构造格架未发生变化”的独特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惠州古近纪幕式裂陷的特点及其动力学含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惠州凹陷古近纪具有典型的幕式裂陷特征;构造格局未发生变化的幕式裂陷可能反映了板块及深部动力学作用的幕式性;推测与裂谷盆地相关的岩石圈均衡调整可能为幕式的非均质伸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已钻井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孢粉、藻类、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记录和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等,分析珠江口盆地东部始新世-渐新世海侵的历史过程及其对烃源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中始新世文昌组沉积期(文昌期),盆地沉积以陆相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中古生物以陆相孢粉、高含量的淡水藻类化石为主,但盆地南部荔湾凹陷和东部的韩江凹陷个别层段沉积物中出现海相标志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说明该时期这两个凹陷遭遇过海侵,该时期烃源岩以中深湖-浅湖相泥岩为主,为湖生低等植物源、富含无定型有机质、I-Ⅱ1型干酪根;晚始新世恩平组沉积期(恩平期),盆地北部各凹陷仍以陆相浅水湖泊-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中古生物以陆相孢粉为主、含少量淡水藻类化石,但盆地南部的荔湾凹陷则以海相陆架沉积为主,整套地层中可见海相微体古生物化石,泥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含三芳甲藻甾烷,白云凹陷在恩平期末遭受海侵影响,该时期烃源岩以陆源高等植物源、富含煤质、Ⅲ型干酪根为主;渐新世珠海组沉积期(珠海期),早期盆地北部珠一坳陷为剥蚀区,未接受沉积,珠二坳陷沉积以三角洲-滨岸-陆架沉积体系为主,珠海期中-晚期,随着海平面上升,整个盆地沉没于海平面之下,接受古珠江三角洲-陆架-陆坡沉积,此时期仅白云凹陷海相泥岩成熟,为有效的烃源岩,其余地区泥岩由于埋深和地温等原因,尚未成熟。沉积记录中微体古生物组合和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很好地记录了始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强度影响下珠江口盆地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及对烃源条件的影响,对盆地东部、南部低勘探程度区的资源潜力有重要的类比分析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