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稠油降解特征及稠变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鲁克沁构造带原油密度大、粘度高,但降解程度相对较低,多属于中、低降解程度原油。古构造背景、断层发育程度及油藏内部连通性直接控制着不同区块原油的降解程度,呈现东强西弱、上油组降解程度强而下油组降解程度较弱的特点。源岩低、中演化阶段生烃及成藏后期持续的浅埋,造成原油轻质组分散失、生物降解等,是本区原油稠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的天然气依据成因可划分为油型气、煤型气、混源气和生物改造气4种类型。油型气主要产于托克逊凹陷及哈密凹陷,具有δ13C313C2值高、δ13C2<-2.88%和演化程度较高等特征;煤型气主要富集于台北凹陷(鄯善油田、巴喀油田例外),具δ13C1低、重烃气碳同位素重、δ13C2>-2.88%等特征;混源气仅分布于鄯善油田及丘陵油田东块,具δ13C113C213C313C4的碳同位素“倒转”分布特征;生物改造气仅见于巴喀油田及丘陵油田陵4井区,具有密度小、干燥系数大、iC4/nC4及C2/C3值高、δ13C213C3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评价区位于红海裂谷盆地中部,具有海水深、盐层厚度大等复杂地质条件,导致油气勘探及认识程度较低。区域地质、钻井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前裂谷期沉积地层相对不发育,沉积物主要为中、上新统同裂谷期和后裂谷期沉积的碎屑岩、蒸发岩和碳酸盐岩,纵向上形成盐上及盐下两套含油气系统。盐上含油气系统分布于Zeit组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有利勘探区受盐丘形态控制,范围较为局限。盐下含油气系统以中新统Rudeis组页岩为生油岩,储层主要为Belayim组砂岩或碳酸盐岩,盖层为Dungnab组厚层盐岩和石膏,储、盖配置条件有利,是该区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系。不过由于资料少,地震成像质量较差,盐下源岩的分布范围及生烃规模、有利灰岩储层分布范围、以及盐下圈闭的真实构造形态等都需要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4.
洞庭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远景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洞庭盆地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隆起带的中段,前白垩纪是扬子准地台的组成部分,白垩纪-第三纪成为断-陷-坳陷型内陆沉积盆地,古近系在全盆地分布广泛。洞庭盆地主要有二叠系和古近系2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已达成熟或过成熟演化阶段;二叠系裂缝性泥岩、白垩系砂岩以及古近系裂缝性泥岩、砂岩为主要储集层;主要有3套生储组合:二叠系自生自储,二叠系生白垩系储,古近系自生自储。由于盆地的油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二叠系,因此,研究洞庭盆地二叠系的展布应是盆地油气勘探获得突破的关键。图2表1参7  相似文献   
5.
石油经济系数是石油资源量中具有经济效益部分资源所占的比例,是经济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结合吐哈盆地的勘探情况,采用油藏规模序列法和储量分析法两种方法,对计算石油经济系数的原理、适用范围、参数选取、计算结果及运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运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鲁克沁构造带储集层含油砂岩石英颗粒裂纹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有机包裹体。第一类为大小不等、褐黄色、发黄色荧光、分不出气液相的纯液态烃包裹体,温度86~118℃;第二类主要为气相占10%~30%,透明无色或浅黄色、发褐黄色荧光的气液两相有机包裹体,温度113~157℃两组类型的有机包裹体反映出该区存在两期油气注入,第一期原油注入发生于早燕山运动期,成熟度相对较低;第二期原油注入为燕山运动中期,成熟度相对较高。两期油源构来自台北凹陷上二叠统。原油主要以油相及油、水混合相由西北向东南运聚成藏,运移过程中原油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稠化,源岩较低演化阶段成烃及构造带持续的隆升背景是导致原油稠化的主要原因,稠变时期主要为中、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7.
大型椭圆形拱圈挡土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椭圆形拱圈挡土新技术苏传国(东峻房产有限公司)广州东峻广场为地下2层地上34层的超高层“S”型综合写字楼,总建筑面积近10万m‘,基础地下室开挖至-9.5m,工程地质情况为地表有1.9m厚的杂填土,以下依次为0.8m厚的亚粘土,0.8m的中砂,4...  相似文献   
8.
吐哈盆地天然气成因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盆地是我国西北典型的侏罗系含煤盆地,发育丘东-温吉桑型、巴喀型及依拉湖型3种类型的天然气。根据最新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分析结果,对丘东-温吉桑型、巴喀型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巴喀型的天然气并非煤成气与幔源气的混源,而是受生物降解所致;丘东-温吉桑类型的天然气也不是"生物-热催化过度带"形成的煤成气,而是深层上二叠统湖湘泥岩生成的油型气与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生成的煤成气的混合。  相似文献   
9.
储层物性差是制约民和盆地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通过对上侏罗-下白垩统储层沉积相、砂体特征、岩石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认为盆地主要为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储层,高地温场、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与胶结作用是造成盆地物性差的主要原因。古埋藏浅、次生孔隙发育、易形成裂缝的环凹陷周缘斜坡带及凹中继承性隆起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煤成油"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吐哈盆地被认为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通过煤岩的富氢显微组成、模拟生烃特征、特殊的油气成藏规律及不同地区预测资源量与探明油气资源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并不具有大规模生、排液态烃并形成商业性油田的能力。结合其他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认为台北凹陷中侏罗统油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煤成油”。而是深层湖相与煤系的“混源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