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纤维催化剂用于双烯加氢,并着重报导纤维催化剂应用于重整生成油中微量烯烃转化,以及烷烃中少量芳烃加氢饱和的初步结果。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纤维催化剂对双烯、单烯和芳烃均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且稳定性好。对重整生成油加氢,烯烃可达到深度脱除而芳烃损失很少。  相似文献   
2.
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催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铜-铬系催化剂上,助剂钙的加入使催化剂由表相到体相Cu_2,对Cr_(2p)的相对含量变得比较均匀,研究了制备时pH值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较佳的pH为4—6,煅烧温度为250—350℃。同时还考察了糠醛气相加氢工艺条件对糠醛转化率和糠醇收率的影响,选出了较佳的反应温度、负荷、氢醛摩尔比等。  相似文献   
3.
引言多核芳烃的碳化包括其热转化成齐聚的类沥青混合物。进一步热处理时,较大的聚合物分子尺寸和浓度的增加,同时将上述混合物转变成中间相,最终成为焦炭。类似的过程也可以通过使用化学聚合剂(如Lewis酸ALCL_3)来达成。然而,热聚合和化学聚合的机理不一定相同,因为从这两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考查了煤高压加氢发明人Friedrich Bergius在1910—1925年期间的工作。追溯了Bergius将煤高压加氢从实验室规模开发到小工厂规模的过程。工厂位于德国的莱茵奥-曼海姆(Rheinau-Mannheim)地区。Bergius进行了几千次实验,检验了200多种不同的煤,从而证明其加氢方法是成功的。在其工厂中,他花去了几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并雇用了150人。Bergius首次证实了在德国建立合成石油工业的可能性。煤加氢的历史表明,在从实验室过渡到小型工业的过程中,Bergius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所碰到的、并成功解决了的主要问题有:(1)提供足够的氢气使煤转化成合成石油;(2)为了达到足够高的转化率,需在高压下工作;(3)调节反应的温度。由于反应是放热的,且对温度变化很敏感,因此准确的温度控制是一个重要问题。虽然,Bergius成功了,但仍有两个问题未解决。Bergius未曾研究催化剂对加氢反应的影响,而且他的方法是一段操作。煤的加氢和所得产品的分解在一步中进行。此法使得反应产品中具有汽油大小的分子的数量较少。此外,汽油的质量差,未经精制不能与从天然石油所得汽油相竞争。德国早期的煤加氢研究,主要着重于科学和工艺的开发,但同时也考虑伴随此项新技术的出现而引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问题,例如,作为科学家和企业家的Bergius为筹集资金以使这项研究计划得以继续下去时所碰到的各种困难,以及为销售产品而作的各种努力,在德国及国外申请专利等。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七十年代初,美国石油原油的生产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也在研究从其它资源生产液体燃料,以便在将来补充和最终代替从石油得到的燃料,其中最可能的代用资源之一是煤。美国煤炭的可采储量大约相当于一万亿桶石油,而已证实的石油储量仅有三百亿桶。因此,为了部分或全部地取代从石油原油生产的汽油和柴油,许多代用的车用燃料具有很好的前景(表1)。指望从煤制取合成燃料的工作集中在表2所列的加工工艺上。不同燃料生产的产品在与汽油和柴油的  相似文献   
6.
煤抽出物在碳化过程中,经历一个中间相形成阶段。对高温定向排列很敏感的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上述的中间相形成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看来需要在中间相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其性质和结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引言冶金焦中的炭由一些结构单元构成。其大小和形状随碳化所用原料煤的阶段变质而变。用扫描显微镜研究焦炭刻蚀表面和断裂表面时,表明这些结构单元成部分三维结构。在断裂表面上各种结构组分所占比例的变化,特别是断裂模式上的差别,使人联想到碳母体的强度(如果不是整体强度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美国电力研究所的一个五年计划项目。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增加煤灰的大量利用(high volume uses),同时也包括国际范围内的应用。煤灰的大量利用包括:用于建造公路、铁路、回填、路面的基层、混凝土和灌浆等。也包括萃取以后煤灰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9.
引言由于活性碳纤维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物理—机械性质,并具有异常的吸附性能,因此在很多领域(例如工业、医药和环保方面)中使用纤维状活性碳比使用颗粒伏活性碳更好。碳化过程参数和活化过程参数对粘胶基活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煤在化学工业中一直保持其历史作用。到1950年,化学工业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建立新的方法和生产新的产品,例如从甲烷制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