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工业现场的温度变化范围大而剧烈,工作在工业现场的传感器大多数都对温度有一定的敏感度,这样就会使传感器的零点发生漂移,导致测量出现附加误差,因此温度补偿问题一直是传感器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根据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820的工作原理、结构,并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为例,提出了具体的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2.
结合单井拉油点全过程全时段管控、重点单井红外热成像监控、基于次声波和负压波的智能泄漏报警定位三个子系统,建立一套覆盖华北油田"油井—管网—站场"的综合防范体系。通过整合分散的图像、声音、定位、阀位、液位等非结构化数据,应用采集、提取、清洗、分析、建立模型等步骤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转变,从而搭建起一个以大数据整合平台为基础的原油集输防范综合体系,提取重点防范区域,指导针对性布防策略,大幅提高管控效率和精确度,每年挽回经济损失1 000万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华北岔河集北部区块回注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站概况。由于注入水中细菌数量严重超标(SRB菌数≥100个/mL),注水井油套管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腐蚀。由一种市售双组分二氧化氯消毒液产生CO2,以SRB菌数103~100个/mL、TGB菌数100~10^5个/mL的岔北污水为水样,测得ClO2加量为2mg/L时,两种菌可被完全杀灭。使用天津正方公司制造的Mountain-410型二氧化氯发生器,2005年10月、11月、12月在岔北注水站进行了回注污水二氧化氟杀菌三阶段现场试验,加药点设在多功能过滤器后,监测点设在滤前、滤后、出站口(喂水泵后)及各配水间,监测项目为SRB、TGB菌数和ClO2残余浓度Cr。第一阶段加药量10mg/L,出站口Cr达到0.4mg/L后在11天内各监测点菌数高且波动大。第二阶段加药量加至15mg/L,出站水菌数达标,但4.3km外的两配水间菌数高,Cr〈1mg/L。第三阶段保持加药量为15mg/L.出站水不含菌,6个设监测点的配水间菌数为0或0.5、0.6个/mL,完全达标,距离处理站0.7、1.2、4.3km的3个配水间Cr为4.2、3.4、1.9mg/L。此后ClO2加量保持〈10mg/L,配水间Cr≥1.5g/L.注入水菌数达标。图1表4参4。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局域网中不同域之间互相访问的两种方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华北油田第二采油厂的智能环保洗井工艺系统,研发出配套的复合高效热洗药剂。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复合高效洗井药剂分散原油能力、溶蜡能力、防蜡能力、防腐防垢能力,在华北油田采油二厂实施了十三口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复合高效热洗药剂具有超强的清洗能力,及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气开采过程中的气水井排水采气实际需要,通过排水采气方法对比分析和超声作用基础理论研究,探讨了超声排水采气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于深井、低压及小含水量的气水井,通过调整功率超声的工作频率可使气水井内井下积液高效雾化,促进气水井重新自喷,达到复产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稠油油藏主力油层水淹严重,热采油汽比接近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的现状,对注氮气泡沫剂控制底水锥进及热氮混注提高热采采收率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抑制底水锥进和蒸汽超覆,改善了吞吐井生产效果,成为“十五”期间巨厚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多周期吞吐后控制底水锥进、提高热采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