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45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献[1]中提出的液膜体系界面状态方程的基础上,考虑了载体对乳状液-水相间界面张力的影响,发现膜相中载体的存在会使得界面张力降低,说明载体能够吸附于界面并同表面活性剂发生界面上的“竞争吸附”,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液膜体系界面状态方程,利用该方程可使界面张力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液平衡釜测定了6.7 kPa下乙二醇甲醚—乙醇酸甲酯二元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所得结果检验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分别采用NRTL、Wilson、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关联,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模型关联该二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所得平衡温度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221 5%、0.239 8%、0.237 4%;乙二醇甲醚气相质量分率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3.721 6%、3.437 8%、3.338 0%.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接近,可以满足工程上分离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分子热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中富勒烯的分离因子与柱温、碳数、流动相组成之间的定量相关模型,用不同来源的C70和C60-C96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相当令人满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了液一液界面传质阻力较为行之有效的Lewis槽,对乳化液膜传质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层的传质阻力进行了研究,本文对所采用的Lewis槽进行了改进,使之更为符合乳化液膜萃取槽的构型,以期达到完整描述乳化液膜各传质阻力的目的,可为乳化传质过程的进一步理论探讨提供重要的实验参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乳化液膜体系扩散传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液膜稳定性的溶胀、膜破裂等现象对传质过程所造成的影响。建立了综合反映渗透溶胀、膜破裂影响的扩散件质模型、这种数学模型与实际革取情况更为相符。采用了有限差分法对于该复杂模型进行求解。传质摸型中考虑了乳状液滴外相边界层、表面活性剂层对传质过程的阻力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更为吻合,从而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紫外透光率是乙二醇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研究,首次确认了影响煤制乙二醇紫外透光率几种杂质的影响程度为:草酸二乙酯1,2-己二醇乙二醇甲醚碳酸乙烯酯二乙二醇乙醚;自然光照能够一定程度提高煤制乙二醇的紫外透光率;活性炭对煤制乙二醇中的几种杂质均有吸附作用,可以提高其紫外透光率。实验研究结果对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国内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水务管理、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新加坡共和国水资源保护、节水措施和水务管理体制,可为嘉兴市水管理体系改革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合成制备了乙烯基胺-乙烯醇(VAm-VA)共聚材料。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酸性水解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溶解性的膜材料;采用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更好地将膜材料中的氨基盐酸盐转化为氨基。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液滴法实验研究获得了KHCO3溶液萃取大黄酸的化学萃取速率方程:r=kc大典酸^0.5942,表观活化能为E=47.27kJ/mol,进一步验证了该萃取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A/S为2.97的低品位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浮选工艺研究。分析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在实验室分别采用浮选机、浮选柱进行了同一浮选流程对比实验。考察了低品位铝土矿的浮选特性,提出了浮选机与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相结合的机柱联合高效分选工艺,闭路流程最终得到Al2O3含量62.04%、A/S 6.42、回收率75.8%的精矿。在半工业实验中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进一步验证了该工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