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简要介绍MSP430系列单片机和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环境CVl6.0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并实现了MSP430F149和计算机的RS-232接口通信,并对CVI6.0的串口通信编程进行了描述.该串行通信设计实用、易行,是实现测试系统数据通信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GDI映射方式入手,对基于设备坐标的视口和基于逻辑坐标的窗口的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介绍。在此基础上,文章详述了怎样建立不同原点、单位和正方向的逻辑坐标系。对坐标系的构建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GDI映射方式入手,对基于设备坐标的视口和基于逻辑坐标的窗口的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介绍。在此基础上,文章详述了怎样建立不同原点、单位和正方向的逻辑坐标系,对坐标系的构建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4.
以叔胺化星型聚酰胺基为核、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ODAC)为疏水单体,通过光引发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ODAC含量的星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sHMPAM);考察了ODAC含量对SHMPAM溶液的抗温性、抗盐性、过滤性、吸附性和抗剪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油田地层水中,随ODAC含量的增加,SHMPAM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减小;ODAC含量较高的SHMPAM溶液对温度有较强的敏感性;随矿化度的增加,不同ODAC含量的SHMPAM溶液的黏度均呈现下降—增加—下降的趋势;SHMPAM溶液通过1.2μm微孔滤膜时均表现出良好的过滤性;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曲线基本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经高速剪切后,不同ODAC含量的SHMPAM溶液表观黏度的保黏率均超过25%,具有一定的抗剪切性。  相似文献   
5.
星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溶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光引发自由基聚合法,用丙烯酰胺和疏水单体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合成了星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SHMPAM),研究了SHMPAM的溶液性质。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SHMPAM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为1000~1250mg/L;SHMPAM溶液的抗温、抗盐和抗剪切性能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溶液的性能相似,且性能优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SHMPAM具有的支臂结构一方面增强了分子链间的缠结,导致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增加,另一方面SHMPAM的支臂在模拟地层水溶液中易发生分子内缔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黏弹性实验结果表明,SHMPAM溶液的黏弹转变频率为0.17Hz,AP-P4溶液的黏弹转变频率为0.56Hz,而HPAM溶液只表现出黏性。  相似文献   
6.
树核星形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稀溶液性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叔胺化树枝状聚酰胺基胺为核,通过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具有不同支臂数(4,8,16)的树核星形聚丙烯酰胺(DSPAM)。研究DSPAM在NaCl水溶液中的稀溶液性质时发现,特性黏数([η])相同时,DSPAM的Huggins系数(KH)比线型聚丙烯酰胺大,溶剂化DSPAM的分子体积也较大;随溶液中NaCl浓度的增加,不同支臂数DSPAM的[η]、扩张因子(α)和体积相关参数(VE)增大,KH呈无规律性波动,形状因子(υ)变化较小;α和VE在不同的NaCl浓度下均随DSPAM支臂数的增多而减小,支臂数为16时DSPAM的υ最接近2.5,此时DSPAM分子的在溶液中的构象也最接近球状。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支臂数为16的DSPAM在水中的微观结构基本呈现球状。  相似文献   
7.
吹填珊瑚黏土是一种新型黏土,是珊瑚岛礁吹填过程中分选形成的特殊黏土.新的水力吹填工程珊瑚礁地基,包括珊瑚砂、淤泥和黏土.粒径小于75μm的且含量占50%以上这部分形成黏土.作为一种新型黏土,其岩土工程性质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报道.本文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矿物组成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珊瑚黏土是...  相似文献   
8.
基于Delphi的水平定向钻进监控软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Delphi的水平定向钻进监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和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该软件能根据地貌信息和施工要求合理设计水平定向钻进钻孔轨迹,并在实现整个施工过程中钻孔状态实时监测的同时,对钻进给予一定的预测和调控,大大提高了施工的精度和可靠性。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数据库功能强大的Delphi语言作为RAD平台,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操作性、友好的界面。  相似文献   
9.
钙质软泥作为吹填珊瑚地基土的一部分,其渗透特性对于岛礁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DSPERM全自动环境岩土渗透试验系统对南海某岛礁钙质软泥进行系列固结渗透联合试验,探究孔隙比、固结历史、固结压力、水力梯度和孔隙液离子浓度对钙质软泥渗透特性的影响,并对钙质软泥孔隙比与渗透系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得出钙质软泥的系列渗透规律。结果表明:钙质软泥的渗透系数约为10-6 cm/s,且不随水力梯度的变化而变化,存在初始水力梯度;固结历史对钙质软泥渗透性有较大影响,在孔隙比相同的条件下,未经固结的土样呈现出更低的渗透性能;钙质软泥的渗透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减小幅度不超过一个数量级;随着孔隙比的增大,钙质软泥的渗透系数也相应增大,两者呈非线性关系,"lg[kv(1+e)]-lg e"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为适用于钙质软泥的最优非线性渗透模型;钙质软泥的渗透系数随孔隙液NaCl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