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3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向催化剂级配装填技术在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SHIFT-G反向催化剂级配装填技术的中型试验和工业应用情况.SHIFT-G反向催化剂级配装填技术的构想是:在结焦风险较高、对装置操作周期影响较大的反应区域,颠倒普遍遵循的催化剂级配装填原则,将高活性催化剂适当替换成活性(主要是脱硫活性)较低的催化剂,这样既可不损失催化剂的脱金属活性,又能有效防止床层温升过高,从而降低催化剂床层产生热点的风险.中型试验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优化装填后的催化剂级配体系消除了影响装置操作周期的不利因素,合理地分配了反应负荷,有效地改善了加氢产品性质,延长了工业装置运转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吴锐  蒋立敬  韩照明 《当代化工》2012,41(4):366-369,390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是重油改质的重要手段,是优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原料的主要措施.工业运转表明,反应器结垢是制约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满负荷生产和长周期运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固定床渣油加氢反应器结垢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抑制反应器结垢的措施.认为通过采取强化原料管理和严格日常操作管理等措施,能够抑制反应器结垢,延长装置的运转周期.  相似文献   
3.
S-RHT?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为各炼厂加工含硫劣质渣油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满足当前以及未来劣质渣油加工的需要,FRIPP 开发出一种新的渣油加氢处理和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技术即渣油加氢与催化裂化深度联合工艺技术,该工艺过程灵活、简单,主要生产高价值液化气、汽油产品,同时降低设备投资和装置操作能耗.  相似文献   
4.
以沙特中质渣油为原料,考察了超声波预处理对油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波处理时间的延长,油品黏度先降低后升高,60 min降黏率为6.52%;残炭含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超声波处理后,渣油的分子结构和组成发生改变,油品的芳烃含量明显增加,胶质、沥青质含量明显降低,60 min降低率分别为29.54%和25.42%。超声波预处理可以强化微波改质效果,与直接微波改质相比,超声波预处理后再进行微波改质,油品的降黏率可提高6.44%、脱硫率提高7.02%、脱金属率提高3%~9%,但超声波预处理阻碍了溶剂辅助微波改质的效果。与超声波后处理相比,超声波预处理对微波改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但两者在溶剂辅助微波改质方面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
针对炼油厂渣油加氢装置进料性质的变化引起产品及工艺条件变化的情况,提出一种渣油加氢脱残炭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17.0 MPa、液时空速为0.4 h-1、氢油体积比(700~1 000)∶1、反应温度380~418℃的工况下,以两种常压渣油的混合油为加工原料,选择催化剂活性平稳阶段(1 000~2 000 h)工业装置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拟合获得动力学参数和理论反应温度,将该温度下产品残炭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两者以对角线形式均匀分布,非常吻合,且两者平均相对误差为1.6%;对理论反应温度与预期运行周期(DOS)进行拟合,催化剂活性稳定后两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计算得知,当装置操作温度达到418℃时的DOS计算值为548 d,DOS实验值为523 d,两者平均相对误差为4.6%,说明该模型准确度较高。最后选用其他原料油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产品中残炭实验值与计算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3%,当反应温度为399.65℃时的DOS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1%,满足动力学相对误差不大于5%的要求,说明该模型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根据工业上对渣油裂化产物质量评估的实际要求,本文按照固定沸程划分集总组分对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Mo-Ni系列催化剂上渣油加氢裂化反应过程分析,认为该过程具有明显的连串反应特点,并据此提出新的反应网络,建立了六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大于524℃组分转化对产品分布的影响,用四组分SARA法对残渣油进行分析,将沥青质和胶质、芳香分和饱和分划分为两个集总组分;小于524℃部分划分为减压馏分油(VGO)、中间馏分油、石脑油和气体等4个集总组分。六集总模型简洁且清楚地模拟了Mo-Ni系列催化剂存在下渣油加氢裂化和产品生成的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反应网络清晰合理,可以较好地预测产品分布;模型参数少(5个),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型FZC 42渣油加氢脱氮催化剂的开发概况。对实验室和工业试生产催化剂进行的评价试验表明,新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氮活性及活性稳定性。同时,因制备工艺简单,使新催化剂在制备成本方面更具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FZC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了FZC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并将它成功地用于茂名石油化工公司2.0Mt/a的含硫渣油加氢处理装置。工业实践表明,该系列催化剂活性高,对渣油转化能力强,对渣油中的硫、氮、残炭和重金属有很好的脱除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FZC系列常压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我国的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了FZC系列常压渣油加氢处理配套催化剂,可用于含硫常压渣油加氢处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装置运行平稳,产品质量好,满足了用户生产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活性金属种类、含量及改善金属分散性能对煤液化油加氢处理催化剂性质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活性金属Mo-Ni体系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活性;随着金属含量的增加,生成油中芳碳含量逐渐减小,综合考虑催化剂金属含量的增加对流化及反应性能的影响,选择金属含量为(基准+3);加入助剂能显著改善金属的分散率,但同时也降低了催化剂的相对总酸值;随着助剂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相对总酸值由0.952下降到0.868,生成油芳碳摩尔分数由45.34%增加到46.70%.煤液化油经过催化剂加氢处理后,其全馏分芳碳摩尔分数从57.03%降到25.69%,生成油(350~ 500℃)芳碳摩尔分数为42.56%,生成油性质得到了改善,可以作为煤液化单元的供氢性溶剂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