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最小频散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限差分法是求波动方程数值解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常规的有限差分法难以克服数值频散的干扰。在总结、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有关技术做了整合和扩展,形成了有限差分的优化算法,主要内容包括高阶有限差分、优化差分参数和通量校正传输(FCT)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既提高了波动方程正演的精度又减少了计算量,可广泛用于起伏地形和复杂地下地质构造的波场模拟和分析。通过对煤层模型和BM工区进行正演模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地震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储集体在碳酸盐岩地区油气勘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横向延伸短、形状各异、内部结构复杂等特点,使得其地震响应规律性差,预测比较困难。针对研究地区碳酸盐岩沉积的特点,在以该地区地层序列为基本格架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刻画了不同规模的岩溶储集体,开展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岩溶的地震异常波及范围都大于它的实际规模,非常小规模的岩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亦能在地震剖面上形成串珠状反射。串珠状地震反射中既有反射波,也包含有绕射波、多次波,在进行合成地震记录、子波提取、储层预测等工作时要尽量避免绕射波和多次波引起的陷阱。  相似文献   
3.
东濮凹陷富油气区带高精度三维地震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濮凹陷是一个经过了30多年勘探开发的老油区。目前的勘探开发对象主要是复杂断块油气藏,其特点是断块小而碎、断面倾角大及含油高度小,这对地震勘探的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勘探开发的需求,结合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确立了以高精度三维解决复杂断块难题的技术突破方向。经过技术攻关,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的实现方法。通过在马厂、桥口等地区的实践,见到了良好效果,证明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解决复杂断块勘探开发难题的有效途径,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在东濮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地下岩层存在速度各向异性时,常规各向同性偏移成像方法不仅可能导致成像位置误差,也会影响地震偏移成像质量。利用东濮凹陷实际地震数据探讨一种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首先利用双谱法速度分析获得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然后进行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在实际资料应用中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5.
东濮凹陷杜寨次凹沙三段储集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濮凹陷杜寨次凹PS12井钻遇的沙三段28m砂岩气层以往被解释为该次凹东侧陡坡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但后来在其东侧部署的井均因未钻遇该砂体而落空。在对三维地震、测井、岩心分析资料的综合性研究基础上重新解释,认为该砂体应属次凹北部的轴向河谷充填沉积,证据是:①在倾角测井图上,该砂层西倾倾角呈向上逐渐变小的红模式特点,符合南北向河谷中砂岩层面应有的特征;②该砂体附近的三维地震层振幅切片平面图显示一些线形和微蛇曲形的南北向振幅异常带,具自北向南分支的特点,指示为轴向河道或分支河道;③该厚砂层顶底与深—半深湖泥岩突变接触,内部为块状、板状和平行层理的极细砂岩,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为河道或河谷充填,而非三角洲前缘砂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现今逆时偏移的应用面临海量数据存储及计算量巨大的问题。本文应用震源重构方法解决了逆时偏移互相关成像条件需要的海量存储问题,引入GPU Kernel解决逆时偏移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套基于GPU加速的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四川盆地A复杂区块。  相似文献   
7.
自1993年开始,中原油田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勘探目标,在白音查干凹陷总计采集了10块三维地震资料,区块总的特点是面积小、南北分片,不利于凹陷总体研究和下洼勘探,随着凹陷勘探的深入,"邮票"式资料的不足显露出来。为了适应该凹陷勘探开发的需要,对该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整体连片处理,消除不同时期采集资料品质上的差异,提高成像效果,使凹陷内所有资料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该区勘探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伊犁地区多次波衰减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地区多次波问题一直是限制该区石油地质研究及获得深层地震反射资料的主要干扰,有效地压制多次波是该区油气勘探是突破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伊犁地区多次波特征的分析,选取合理的识别方法分辨一次波和多次波,在衰减多次波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反褶积,F-K滤波、τ-P变换和时变下切除等手段,在补偿深层能量处理中,采用多次自动剩余静校正迭代和随机噪声衰减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无论是对资料室的剖面作快速解释,还是监控公司所有的地震采集/处理/解释的各个方面,解释员都要对最终的结果负责。解释员必须决定地震数据的质量和局限性,以使最终解释正确。数据的相位是重要的地震属性之一,解释人员必须对它另作考虑。勘探家倾向于把数据相位属性看作区域性探索的一部分。油藏地球物理学家将关注与特定油藏有关的特感兴趣地带。不管怎么说,对于地层变化的解释、井位控制校准、地质特征模拟、声学响应的评估(阻抗反演)和精确的油气藏量化,对地震数据相位的基本认识是个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