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69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固相抗高温钻井完井液在渤深 6 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渤深6潜山为二台阶潜山,压力系数为1.18,地层温度高达180℃,属于孔隙一裂缝性油藏,潜在储层损害因素主要为应力敏感性和固相侵入。推荐选用欠平衡钻井工艺,而且钻井液要有好的抑制性和抗高温稳定性。针对该储层特征,在现场调研和处理剂配伍性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评价配方的油层保护性能,优选出了用自行研制的抗高温聚合物TV-1作增黏剂的无固相抗高温复合盐水钻井液,并在渤深6—1及渤深6-4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抗温性及油层保护效果,且性能稳定,现场应用简单,易于维护,且携岩性能好,井眼净化能力强,完全满足渤深6区块低压高温油层对钻井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胜科1井三开钻遇软泥岩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胜科1井是一口超深重点科学探井,目的为证实胜利油田渤海湾盆地深层生油的可能性。在该井三开(2931~4155m)钻进过程中,分别钻遇盐膏层、盐岩层、软泥岩、膏质泥岩、砂岩等多套层系并在3套盐膏层中钻遇软泥岩,使工程变得复杂,钻井液性能起伏较大。在现场施工中,围绕着解决如何提高钻井液在高密度下对土相的污染容限,以及如何在高固相情况下调整好钻井液的流态问题,成功地运用了多聚物复合盐欠饱和钻井液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多层系、多压力地层特点带来的钻井难题,顺利地钻穿沙四段,为盐下段的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介绍了软泥岩段的电测结果。对3000~4200m井段软泥岩的蠕变速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井深处、不同钻井液密度下的井眼蠕变速率,以及保证不同井深处软泥岩地层蠕变速率小于0.8mm/h所需的钻井液密度。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区聚合醇钻井液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聚合醇钻井液由水基钻井液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聚合醇配制而成,具有很强的抑制性与封堵性,能有效地稳定井壁,润滑性能好,当聚合醇加量为3%时,钻井液的润滑系数降低80%,可降低钻井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对油气层损害程度低,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5%,该钻井液体系毒性极低,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影响小,在胜利油区进行了80余口井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5.
北部湾盆地徐闻X3井抗高温承压堵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闻X3井是中石化在北部湾盆地部署的一口重点预探定向井,该井渐新统涠洲组下部地层裂缝孔隙较为发育、地层承压能力低、钻井液漏失严重且井下温度高达180 ℃,导致部分堵漏材料高温后失效,采用常规桥接堵漏和水泥浆堵漏效果不理想,需研发出抗高温承压堵漏技术。为此,通过实验室试验优选出抗高温架桥材料高强支撑剂GQJ、抗高温纤维材料SW,以SAN-2工程分布理论为指导,加入不同粒径的CaCO3和云母作为片状填充材料,并配合高失水剂HH-1及无机盐CaO,形成了抗高温承压堵漏配方,室内模拟0.5~4 mm裂缝宽度承压能力高于12 MPa。现场采用分段逐级堵漏法注入配制好的堵漏浆进行承压堵漏作业,在地层复杂情况下将地层承压能力提升至4.5 MPa,徐闻X3井第三次开钻固井期间再未发生漏失。实践证明,所研发的抗高温承压堵漏技术能够满足该井的固井施工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1井大井眼空气可循环泡沫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川东北地区上部地层砂泥岩互层频繁、硬度大、研磨性强、可钻性差,用常规钻井液机械钻速较幔,而园地层出水也无法顺利实施空气钻井的问题,研究了适合该地区上部地层钻进的空气可循环泡沫钻井液配方,并在分1井进行了应用.空气可循环泡沫钻井液钻进井段为103~938.5 m,平均机械钻速为4.48 m/h,其中429~840 m泥岩(夹砂岩)段平均钻速达5.83 m/h,比同条件下使用常规钻井痕的机械钻速提高4倍多;钻进中控制空气排量为80~120 m3/min,液体流量为3~7 L/s,满足了测斜、起下钻等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证了泡沫钻井顺利地转化为常规钻井.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部大井眼地层钻速慢及地层出水问题.  相似文献   
7.
非渗透钻井液体系在商852井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852井位于胜利油区济阳坳陷。该井所在区块下部地层(东营组及沙河街组)疏松,不整合面、断层面以及火成岩段较多,极易发生泥岩缩径、井壁坍塌和井漏。针对这种情况,在该井下部地层钻进中采用以非渗透处理剂FLC2000作为主处理剂的非渗透钻井液体系,控制钻井液比重在1.08~1.10g/cm3,实现了近平衡压力钻井。室内油层保护试验和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所采用的钻井液体系抑制能力强,防塌和防漏效果明显,性能稳定,现场易于维护,并具有优良的油层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的水平井钻、完井液开发应用已经有20余年历史,形成多项具有胜利特色的保护油气层的钻、完井液技术.从低密度钻井液、全油基钻井液完井液、保护低渗储层钻井液完井液、非渗透钻井液完井液和特殊的分支井钻井液完井液技术等5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在水平井钻、完井液技术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钻井液具有强润滑性能、携岩性和储层保护性.在特强水敏性地层,需要采用全油基钻、完井液体系;在将来的水平井钻、完井液技术中,要特别注意采用全过程欠平衡钻井结合使用低(无)伤害体系;在储层钻进中建议使用专门的储层钻开液,以最大程度保护储层;钻完井后,需要实施高效解堵技术,特别是无伤害解堵技术(免酸洗和自解堵技术).实施以上技术可以建立有效的储层-油气井通道,实现油气产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钻井液组分及体系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发光杆菌测试钻井液处理剂及其体系急性毒性的试验方法的缺陷,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利用发光杆菌的发光度与有毒物质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的原理.采用套管校正法进行了有效校正,对发光杆菌测试钻井液处理剂及其体系急性毒性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方法测试了常用钻井液处理剂及聚合醇钻井液体系、烷基糖苷钻井液体系、有机盐钻井液体系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常用的钻井液处理剂大多数是无毒或微毒的,4种钻井液体系也是无(微)毒的,可用于海上钻井.  相似文献   
10.
大牛地气田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牛地气田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藏,介绍了其地质特征,分析了其储层伤害因素.结合现场施工工艺,研究制定了一套适合大牛地气田的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包括无固相钻井液技术、钻井完井液防水锁技术、用空心玻璃微珠作密度减轻剂实现的近平衡或欠平衡钻井技术、用甲酸钾提高钻井液抗温性的技术、滤饼可自动清除的生物酶完井液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DF2、DP4、DP5、DP6和DP11井水平段的施工结果表明,无固相钻井液具有较高的机械钻速,配合使用防水锁剂,能够有效地解决储层水相圈闭损害严重的问题,可完全满足大牛地气田低压低渗储层开发;生物酶完井液完全满足大牛地低压低渗储层水平井裸眼完井的需要,可快速分解无固相钻井液泥饼,使储层渗透率快速恢复至85%以上,该技术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