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通过对南堡油田奥陶系古潜山及南堡凹陷周边古潜山储层特征的研究,结合试油效果分析,初步形成了1套古潜山勘探完井方式的选择原则.研究认为,南堡油田奥陶系古潜山南堡1、2、5号构造适合采用裸眼方法完井,南堡凹陷周边古潜山油藏应采用筛管+盲管或射孔方法完井.根据油气藏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完井方式,以缩短钻井周期、减少储层污染,且要满足后续试油施工的各种要求;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地质认识的提高是古潜山获得突破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碳酸盐岩古潜山风化壳随钻快速识别在古潜山勘探中的重要性及利用传统录井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地层岩性的现状,在各种岩石化学成分和碳酸盐岩古潜山风化壳附近地层元素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元素录井技术原理、工艺流程等分析基础上,通过现场应用和室内分析认为,元素录井分析研究结果,结合地质分析及钻井工程特征,能够较准确地快速识别古潜山风化壳,元素录井技术可为随钻快速识别古潜山风化壳提供科学依据,在碳酸盐岩古潜山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准确计算储集岩孔隙中的油气体积(即油气储量)是制订油气藏开发方案的基础,而储量参数确定的合理与否又是评价油气储量的核心。通过对容积法储量计算方程的合理性分析可知,计算油气储量的孔隙度和饱和度必须是匹配的,即地层总孔隙度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或含油饱和度)相对应,地层有效孔隙度与有效含油饱和度(或有效原始含油饱和度)相对应,否则计算的油气体积会与储集岩孔隙中的实际油气体积不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容积法系列地质储量计算方程,从而使计算的地质储量相对误差由原来的[100(фt-ф)/фt]%或[100(Soe-Soi)/Soe]%降为零。  相似文献   
4.
以川中公山庙构造沙一油藏为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为指导思想,在储层沉积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作用-基准面旋回-非均质性研究”的思路出发,较详细地分析了沙一油藏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的特点及其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控制.在沙一油藏滨浅湖-三角洲相沉积体系中共划出1个长期、6个中期和29个短期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指出沙一油藏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受控于基准面的旋回变化,一般在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的下部砂体比较发育,非均质性弱;各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末期和下降半旋回期泥质沉积较发育,非均质性强;同时探讨了基准面旋回原理在储层表征和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南堡凹陷柳南地区浅层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南地区浅层断层发育、地层产状复杂、储层特征认识不清,造成该区油藏综合评价和开发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为充分挖掘柳南地区浅层油藏的勘探开发潜力,在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砂体分布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储层沉积特征等综合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储层综合评价,进一步搞清了储层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为柳南地区浅层油藏综合评价和下步开发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火山岩油气藏勘探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火山岩发育区已从油气勘探的禁区转变为靶区,但对于岩浆侵入油藏的石油地质研究还相对较少。结合岩浆特点和侵入活动特征,开展渤海湾盆地岩浆侵入活动对烃源岩演化、围岩储集性能、油气运移、油气保存等油气成藏特征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渤海湾盆地岩浆侵入油气藏重点勘探目标。结果表明,岩浆侵入有利于烃源岩演化、储层发育、圈闭形成等后期油气成藏。该研究对岩浆侵入油气藏勘探开发及综合地质研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南堡凹陷主体构造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寻找新的区块来满足勘探需求。勘探成果表明,中深层的岩性油气藏是增储上产的重要潜力区,有必要对岩性圈闭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区域构造活动、沉积体系展布及优势储集砂体分析,认为高北斜坡岩性体、南堡4 号构造北部的叠置砂体和南堡3 号构造坡折带砂体沉积背景有利,多期扇体叠置,优势相带储层发育,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这些区带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潜力区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