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油气性质及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民屯凹陷油品性质复杂,既有含蜡量小于20%的正常油,又富含蜡量>20%的特高蜡油。经过原油物性、甾萜等分析,认为高蜡油油源岩沉积环境为较正常油贫粘土、盐度相对较高、相对闭塞的弱还原环境,其母质应由陆源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共同构成,且经微生物改造较强烈。正常油油源以高等植物为主体,处于相对氧化且富粘土的沉积环境。通过精细油源对比认为:大民屯凹陷高蜡油主要来源于沙四下部的"油页岩",而正常油母质主要为沙四上部和沙三四的厚层泥岩。综合分析认为高蜡油成因主要受控于沉积母质和沉积环境的双重控制,且因整个大民屯凹陷较低的热演化程度而使高蜡油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2.
大民屯凹陷压力场演化及其成藏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Basin-2盆地模拟软件模拟了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5条横向地质剖面的压力演化史,并探讨了其超压形成机制及油气成藏意义。模拟结果显示:①大民屯凹陷超压较明显,超压主要出现在沙三段及沙四段,超压演化总体上遵循“无超压-陡增-平缓上升-最高值-下降-最低值”这一规律;②大民屯凹陷超压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沙三段和沙一、二段沉积期(距今43.0~36.9Ma)为超压积累阶段,东营沉积期及其以后(36.9Ma至现今)为超压释放阶段。综合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均衡压实和生烃作用是大民屯凹陷超压发育的主要机制,断层对超压的积累与释放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②大民屯凹陷的超压对油气成藏起着积极的作用,提供了油气运移的动力和通道,提高了高分子量组分特别是“蜡”的排出效率,同时也是泥岩刺穿构造的诱发因素,并可成为下伏油气藏的优质盖层条件。  相似文献   
3.
大民屯凹陷油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在精细油源对比的基础上,确定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存在油品性质不同的两大油气系统,即高蜡油系统和正常油系统。分析两大油气系统的四大要素和成藏动力学特征,认为二者除在烃源方面不同以外,在储集层、盖层、圈闭以及成藏特征方面既各具特色又有共同点,因而两大系统平面上交叉,纵向上部分叠合。大民屯凹陷油气系统成藏时间总体上早于辽河坳陷的东部凹陷和西部凹陷。今后大民屯凹陷应围绕油页岩进行高蜡油勘探。图5表3参8  相似文献   
4.
辽河断陷盆地东部凹陷新生代火山岩裂缝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辽河断陷盆地东部凹陷火山活动频繁。新生代时期,受燕山运动、喜山运动I、Ⅱ、Ⅲ幕的强烈影响,本区喷发了多期强度不等的火山岩。该区火山岩油藏的裂缝类型具有原生裂缝(包括冷凝收缩缝、收缩节理和构造原生节理、炸裂缝等)和次生裂缝(包括构造裂缝、溶蚀缝和风化缝等)两种。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喷发形式和所处的构造位置是火山岩裂缝形成的内因;构造运动、溶蚀作用、风化作用是火山岩裂缝形成的主要外因。这种内因和外因的联合作用,形成了本区复杂的裂缝系统。  相似文献   
5.
尽管石油探明程度已达59.1%,但辽河油田的三大探区辽河坳陷陆上,辽河滩海和辽河外围盆地仍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辽河油田的油气钻探始于1964年,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已建成年产1500多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为中国石油第二大油田。截至2002年底,辽河油田已完成各类探井2743口,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96亿吨,石油可采储量4.9l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875.52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储量950.65亿立方米,石油探明程度为59.1%。  相似文献   
6.
辽河油区稠油及高凝油勘探开发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辽河坳陷油气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复杂,油品类型多样,其中稠油、高凝油开发在辽河油区勘探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勘探开发过程中,辽河油田对稠油、高凝油的形成机制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稠油、高凝油油气藏的特性,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形成了具有辽河油区特色的稠油和高凝油开发主导技术,在辽河油区稠油、高凝油开发中取得了明显效果。论述了稠油和高凝油勘探开发历程,对辽河油区稠油、高凝油多年勘探开发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存在的难点进行了分析,为辽河坳陷及类似地区稠油和高凝油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方针,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处理好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确保规模速度服从于质量效益。面对油田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挑战,我们必须做到观念意识上解放思想、工作方法上实事求是,要转变观念,增强质量效益意识,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主动回归更加科学合理的勘探开发节奏,降低投资效益、生产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风险,推动油田有质量、有效  相似文献   
8.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新生代火山岩裂缝与油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河盆地是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裂谷盆地。东部凹陷是辽河盆地的一部分,频繁的火山活动是本区的重要特征之一。新生代时期,受燕山运动、喜山运动Ⅰ、Ⅱ、Ⅲ幕的强烈影响,本区喷发了多期强度不等的火山岩。本区火山岩油藏的裂缝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原生裂缝是岩浆冷凝结晶过程中形成的裂缝;次生裂缝是火山岩及其原生裂缝系统受后期构造运动、溶蚀、风化等作用改造而形成的裂缝。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喷发形式和所处的构造位置是火山岩裂缝形成的内因,构造运动、溶蚀作用、风化作用是火山岩裂缝形成的主要外因。这种内因和外因的联合作用,形成本区的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叠加的复杂裂缝系统。其中,构造裂缝是本区最主要的次生裂缝,裂缝反映出的应力场与区域或局部的应力场一致。不同级别、不同期次的断层活动过程也是局部或区域裂缝的产生和叠加的过程。本区构造裂缝的产生与燕山运动、喜山运动Ⅰ、Ⅱ、Ⅲ幕的强烈影响密切相关。裂缝的发育是形成本火山岩油气藏的关键,本区有效的裂缝为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构造裂缝预测是钻前裂缝预测的有效手段,裂缝与孔隙的良好组合是本区火山岩油气藏发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大民屯凹陷高蜡油成因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民屯凹陷烃源岩特征和油源进行了对比,对高蜡油来源、成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发育两套有机质类型和丰度差别显著的烃源岩,即“油页岩”和厚层泥岩。大民屯凹陷高蜡油来源于“油页岩”,而正常油来源于暗色泥岩。高丰度的有机质为大民屯凹陷高蜡油的形成提供了母质条件,有机质经过强烈的微生物改造形成了高蜡油,较低的热演化程度是高蜡油生成和保存的重要条件。大民屯凹陷高蜡油纵向上主要分布在古潜山、沙四以及沙三下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东胜堡潜山、静安堡潜山及静北广大地区,明显受“油页岩”的分布控制。  相似文献   
10.
35年拼搏跋涉,35年创新超越,一座座丰碑在荒原上耸起,一个个奇迹在苇海中诞生!几代辽河石油人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在杳无人烟的“南大荒”倾心绘制了一幅幅恢弘的画卷!今天,我们沿着辽河恣意奔腾的足迹探寻那不曾走远的峥嵘岁月,在“苇漫轻纱、鹤舞红滩”的映衬下一页页地掀开。1964年6月,辽1井在黄金带构造揭示了下辽河平原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掀开辽河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辽河坳陷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构造具有多期性和破碎性,且发育多套生油层系、多种储集类型、多种油气藏类型,素有“地质大观园”之称。面对复杂的石油地质背景,老一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