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通常采取吊管下沟与沉管下沟两种方式,实际施工中在一般地段采用吊管下沟方式,而在沙漠、沼泽等特殊地段方使用沉管下沟方式。在介绍沉管下沟作业特点的基础上,以某D 1 219 mm×21.4 mm的X80长输管道沉管下沟项目为例,使用有限元模型对管道沉管下沟方法 (包括管段端部沉管下沟和管段中间沉管下沟两种方法)所受应力进行模拟计算和比较分析,论证了该长输管道项目采用管段端部沉管下沟或管段中间沉管下沟的施工方法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长输管道运行安全已成为时事热点,在研究PAUT检测、RT检测的原理和特点基础上,依据现行标准规范对PAUT检测、RT检测的优缺点和评判原则进行了对比,通过采取实证案例研究的形式,以某长输管道项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PAUT检测和RT检测检出缺陷对比、力学性能对比,通过对比证明了PAUT检测对于缺陷的检出能力相对较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双百双评验证,进一步确定了PAUT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结合当前长输管道无损检测存在的问题,对将来长输管道项目检测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首次选用外径1 422 mm、输送压力12 MPa、X80钢级的设计参数组合,并且首次全面采用自动焊施工。为了提高自动焊的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从管道线路选线、管道敷设、材料及焊接等方面对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改进与提升,重点针对管道路由选择、管道转向、管道穿越障碍物、线路用管技术条件、不等壁厚焊接坡口和管道可靠性校核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线路选线原则上尽可能地保持线路走向顺直,坡度控制在12°以下;②在管道转向设计中,在空间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使用大角度弹性敷设代替冷弯管和热煨弯管;③在穿越等级公路时,优先采用了新式盖板涵代替传统套管;④在管材方面,加强钢管不圆度等参数控制;⑤在焊接方面,采用新型不等壁厚内孔锥形焊接坡口;⑥在管道整体安全性方面,进行线路可靠性评价。结论认为,上述设计提升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自动焊的施工效率和焊缝质量,使管道线路段的可靠性能够满足规范中的目标可靠度要求,在中俄东线的自动焊现场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为自动焊在后续工程中的全面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智能管道在运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有必要在智能管道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管控。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为例,介绍了智能管道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现场监理管理思维难转变、基础数据采集繁多且可信度不可控、监理管理工具与智能管道系统接口困难、利用采集的数据进行QHSE管控难度大等智能管道建设监理工作难点进行了详细阐述。针对智能管道监理工作难点提出了强化智能管道知识培训、严格数据输入把关、深入开发监理管理平台、开展工况数据验收等有效应对措施。对于当前智能管道建设中的监理工作,提出了保证工况数据实时可读、开发监理平台数据分析功能、执行竣工资料电子化、重视作业人员信誉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