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字通信和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新数字调制信号的测试和分析,设计了一款基于PXI的矢量信号产生和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功能模块化架构,信号处理采用了基于DSP+FPGA的方式来完成各种复杂的信号产生和分析技术;该文阐述了该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经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易升级、模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结合2002版《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的颁布实施。通过焊工培训中管材试件的射线检验,提出合理选择管材试件,降低培训成本。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窑体使用材料20g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断口形貌分析入手.找出了该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时发生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虚拟仪器的快速发展,可互换性虚拟仪器(IVI)成为虚拟仪器的发展主流,其可互换性满足了测试系统对独立于硬件的需求。借助第三方工具Nimbus Driver Studio组件实现IVI-COM仪器驱动从初始设计到最后部署的整个开发过程,并提供IVI-COM仪器驱动的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6.
中东扎格罗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格罗斯盆地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已探明储量巨大。通过区域构造演化、盆地构造划分、油气分布特征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扎格罗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演化而成现今的前陆盆地,经历了早古生代克拉通—弧后伸展阶段、晚古生代弧后伸展阶段、中生代被动陆缘盆地阶段和晚中生代—新生代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扎格罗斯山前缘断裂带和高扎格罗斯断裂带将盆地自西南向东北划分为前渊带、简单褶皱带和山前冲断带等3个构造带。扎格罗斯盆地前渊带以油田为主,简单褶皱带以气田为主,山前冲断带挤压构造变形强烈,油气难以保存。下白垩统Kazhdumi组烃源岩为中—新生界储层的主要油源,志留系Gahkum组泥页岩为古生界储层的主要气源;新生界碳酸盐岩为主力储层,其次是白垩系Sarvak组和上二叠统Dalan组碳酸盐岩;前渊带以蒸发岩和泥页岩盖层为主,简单褶皱带则以泥页岩盖层为主。背斜构造和盖层类型为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能鉴定是我国现行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劳动行下政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工人技术等级考核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八级制转向现行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五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制,并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职业准入制度,这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酒钢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开展了大规模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它为促进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提高职工的整…  相似文献   
8.
西西伯利亚盆地是全球几大富油气盆地之一,随着常规油田的不断开发,产量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找到新的产能增长点。通过对该盆地主力烃源岩巴热诺夫组的地球化学、储层物性等多方面分析,探索其致密油发育特征,并利用图形体积法对其致密油技术可采资源量进行评价,结合巴肯组、鹰滩组、延长组等典型致密油产区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其致密油可采性。结果表明:巴热诺夫组是一套极好的烃源岩,具有高有机质丰度、中等成熟度,厚度大。储层岩性以灰质硅质岩、泥质硅质岩为主,夹薄层碳酸盐岩和粉砂岩,泥质含量低,富含石英等脆性矿物,部分地区天然裂缝非常发育。储层以Ⅰ类和Ⅱ类致密油储层为主,测井显示含油饱和度高。巴热诺夫致密油技术可采资源量达76×108 t,Ⅰ类致密油储层技术可采资源为9.2×108 t,盆地中西部资源丰度较高。综合考虑配套工业设施等可采条件,目前中鄂毕地区是最为有利的致密油开采区,其关键地质条件也均已达到世界级致密油产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压力容器在压力、温度和介质的共同作用下会发生损伤,损伤的发展和积累将会引发设备失效和安全事故,基于损伤模式的识别,有助于在用压力容器的检测和评估,对可能出现的失效进行预判,及时发现在用压力容器的新生缺陷,在其发生失效前及时进行修复或报废,从而防止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基于此,对钢铁冶金企业在用压力容器的主要损伤模式进行了识别,提出了检验重点和具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最大程度实现压力容器在没有失效的情况下完成对缺陷的有效检测,大幅提高检验效率,保障压力容器在线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标普全球、睿咨得等商业数据及各油公司的公开信息,对全球深水油气勘探趋势、深水油气发现特点、七大国际油公司深水油气勘探业务布局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深水领域是当前全球油气勘探发现最重要的领域,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大发现油气田个数及储量均最多,深水油气大发现对海域新发现油气总储量的贡献最大。岩性油气藏发现越来越多,且油气发现主要分布于中—新生界;七大国际油公司广泛活跃在深水油气勘探和开发各个环节,并发挥着全球引领作用。结合多年对全球油气地质与资源评价形成的理论认识,提出未来有利的深水勘探领域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两岸、印度洋周缘、北冰洋周缘等3大领域。提出了开拓海外深水油气勘探业务的6点建议:拓宽多用户地震资料获取渠道,提高深水勘探科学选区水平;加大重点领域深水勘探项目获取力度;灵活进退勘探区块;以大权益获取区块,采用“双勘探模式”经营;加强与深水技术领先国际油公司的合作;提升商务运作能力,逐步实现“非作业者”向“作业者”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