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浅层天然气层在井控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它是埋藏深度相对较浅、储备量也相对较小的天然气资源。它主要包括有煤层甲烷气、生物气、水溶气、油型气等气体。本文主要针对它的分布和开采应用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孤岛油气田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1968年4月发现孤岛潜山披覆构造。浅气藏于1976年6月投入开发,截止2011年底,累计探明含气面积25.7km2,地质储量47.73×108m3,储量主要分布在中区、西区、南区和北区。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地层压力逐年下降,进入产量递减期,气井出水、出砂严重,低压、低产能井以及停产井增多。为了延缓气藏产量递减,增加产能,达到提高气砂体的动用程度及气藏采收率的目的,针对孤岛油气田含气层位储层进行评价,为措施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胜坨油气田是胜利油田最早投入开发的气藏之一,累计产气4.7×10^8m^3。目前,胜坨油气田的主要产气区块为胜三区。自从1974年投入开发以来,经过20多年的开采,已进人中后期开发阶段。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地层压力逐年下降,进入产量递减期,气井出水、出砂严重,低压、低产能井以及停产井增多。为了延缓气藏产量递减,增加产能,达到提高气砂体的动用程度及气藏采收率的目的,针对胜坨油田胜三区上第三系Ng组及Nm组的含气层位受构造、微构造影响进行研究,为措施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运聚规律不明确,制约了进一步的油气勘探。综合地质、气测录井、测井数据以及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分析结果,推导出在致密砂岩条件下油气沿断裂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模型,进而对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输导机制进行研究,剖析油气运聚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沿断层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为(0.028±0.01) MPa/m,沿裂缝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约为0.24 MPa/m;油气先沿裂缝垂向输导、再沿断层垂向输导的运移接力的压力衰降梯度为0.14~0.18 MPa/m。在早白垩世晚期,研究区油气主要来自长7段主力烃源岩,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沿断层破裂带及裂缝垂向运移至长8段,并在长8段输导层中进行短距离、小范围、树枝状的侧向运移,至有效区域聚集成藏。红河油田长8段有利勘探目标为断裂系统开启与输导层发育叠合区、储层物性"甜点"区域的岩性圈闭及局部良好侧向封堵条件的岩性-构造圈闭、超压带剩余地层压力低值区与相对低势区的叠合区域。  相似文献   
5.
沾化凹陷罗家地区岩浆活动强烈,油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性质异常,岩浆活动对油气形成的影响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岩心观察和测井解释结果,首先确定罗家地区岩浆岩的类型和产状等,然后对岩浆岩周围的烃源岩进行分析,证实了岩浆岩的热作用使周围烃源岩发生热变质及有机质炭化。应用化学方法研究,发现岩浆岩周围的烃源岩成熟度非常高且变化大,油气中具有较高含量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分析认为,岩浆活动明显促进了周围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热演化以及油气形成,并导致硫酸盐和碳酸盐矿物分解,生成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岩浆活动是罗家地区油气丰富、油气性质异常的重要根源,研究其油气成因应充分考虑岩浆因素,且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应预防硫化氢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井下螺旋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井下螺旋分离器中气液流场的分散、流动状态以及力学特征,选取颗粒轨道模型作为气液两相流计算模型,运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螺旋结构下的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及可视化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器螺旋圈数越多,颗粒越易分离;螺旋结构相同时,颗粒直径越大越易分离,并确定了螺旋分离器的最佳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加密井调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逐年变差,已开发老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成为油田开发决策的关键指标。在传统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胜利油区15个典型开发单元不同阶段加密井平均单井控制可采储量与井网密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井网密度与阶段平均单井控制可采储量的关系,并结合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的政策界限研究,提出了已开发老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计算的新方法。应用新方法计算了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胜坨油田二区沙一段油藏不同油价下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结果表明,在高油价下具有一定的加密潜力,并且随着油价的升高,井网加密的潜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8.
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国际石油公司排名因遭遇"黑天鹅"事件受到严重冲击,但国内公司却一枝独秀、坚守榜单前列;科技类行业(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排名连续攀升.通过深入分析2020年主要公司业绩和石油石化行业近两年发展态势,认为未来500强榜单竞争态势激烈,沃尔玛和亚马逊有望长期占据前三位置,我国石油石化公司和国家电网仍是榜单前三的主要竞争者;同时,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石油石化产业变革的新引擎和核心驱动力,应引起足够关注.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提出了战略新思路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及地震解释等资料,对红河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主要油气输导体系(包括输导层及断裂)进行研究,分析油气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控制作用。利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研究区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古动力,结果表明,在延长组长8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超压系统,且超压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古动力。在延长组油气输导机制及油气运聚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在超压系统内长8段油气输导体系是由有效输导断裂及与其连通性良好的输导层共同构成的断—缝—砂输导体系。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为沿压力差方向向有效低势区聚集,具有侧向封闭条件或物性"甜点"以及有效低势区的岩性或构造-岩性圈闭是研究区下步的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能源化工产业也加快了战略调整与发展升级的步伐。笔者通过研判数字化转型趋势和分析国际能源化工公司相应布局,描绘了生产、销售、科研、金融及管理等典型场景的数字化图景,并展望能源化工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目前,从国内外能源化工公司到科技互联网企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都在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实践,而产业数字化“双生态”结构的形成正在助力推动产业价值链重塑,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并将创新链真正融合进来,加速打造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新图景。同时,笔者提出了中国能源化工企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转型战略、数据资产管理、人才培养、网络安全及相关风险管控等问题,以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